设置

关灯

第17章 我的黄埔--军官训练团(第1/2页)

    而在这段时间李定国与李嗣兴、刘震相处也日渐融洽,虽然在前十多天以公务繁忙为由刻意躲避李嗣兴,但父子之情的本性还是逐渐流露出来,有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拍着李嗣兴的肩膀,有的时候连连夸奖几句。

    李嗣兴是一个孩子,一个非常单纯的孩子,除了对父亲天生崇拜之外,更为重要的非常酷暑武术、作战。

    一有空就缠住李定国,要求传授箭法,有的时候还想过两招,常常抱怨自己没有使出全力。

    除此之外,更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其身世,出生没多久母亲就死于明军围剿之中,李定国为了保护其安全,可是足足折损了十多个大西军兵丁。

    更让人感慨的是每次看到李定国一个人望着远处黯然神伤的时候,常常走过来进行安慰,有的时候竟然要李定国再娶一个后妈。

    看着半大不小的孩子,想着前世李定国的忠义,不由得感慨万千,暗自发誓要好好善待李嗣兴。

    想通之后,对李嗣兴不愿意读书也不怎么强迫,只是让其能够识文断字看懂一些简单道理即可。

    但对其要求上阵厮杀则坚决不同意,无论如何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再加上战场上刀枪无眼的这让李定国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在推行新政的同时,军官训练团也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听到成立《军官训练团》,李嗣兴与刘震一天到晚缠住李定国,好说歹说一定要参将军官训练团。

    最初想要两人多读读书,但看到实在读不下,被迫无奈,只得采取不干涉小孩自由的原则不予以干预。

    李定国将两百多将官分为两个大队,分别由亲军副将王国仁、李成爵担任大队长。

    按照报数的原则,将大家分为18个小队,由大家选举产生伍长、小队长、中队长。

    在完成队伍组建之后,考虑到大家不同于那些菜鸟学员,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很多东西完全依靠自己琢磨,要改变这些陋习十分困难。

    为了训练这些将领,李定国从最简单的礼仪,然后是队列训练。

    军队向来上下等级森严,下级军官见到上级军官多需要下跪行礼,考虑到下跪越来越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改变过去的礼仪习惯。

    只有在犯错、请罪才行下跪礼,其他情况下则不再用下跪。

    过去下级对上级的半跪礼改为身体微倾的拱手之礼。

    过去的拱手礼改为现代的敬军礼。

    众人对这种新式礼仪颇为新鲜,特别是感到敬军礼不但帅气而且虎虎生威,不像下跪,拱手那样委屈自己大家,在第一天大家见面多敬军礼。

    期间也有人担心下级将领、兵丁不下跪了可能带来混乱,但听到古代大将可以以甲胄在身不向君主行跪礼,如此看来在上古时期下级将官根本不需要向上级下跪啊。

    在改革军中礼仪之后,李定国给大家上了另一个紧箍咒,那就是队列训练。

    每天早上、晚上大家一个时辰队列训练,不但要求各小队整齐排成一排,左转右转整齐划一,正步步伐一致,而且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由于时间紧迫,从早上鸡叫到太阳落山,除了吃饭时间,所有学员都需在校场进行训练。

    就是在晚上也留下一个时辰进行训练方法,训练心得讨论。

    其他的都还好,一个个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