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章 防悠悠之口--兴办《国民报》(第1/2页)

    为了避免一些人造谣生非,这个时代不是官吏、士绅共同治理国家吗?

    所辖三府之地二十余个县,乡绅众多,如何对付这些掌握舆论的乡绅,将他们治得服服帖帖呢?

    在推行新政的同时,李定国想到报纸。

    一个乡绅最多一张口,再加上这个时候传播得非常慢,要想形成反对意见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自己办起报纸,不但可以收拢很多文人为自己所用,发现其中有识之士,而且还可以掌握舆论。

    让杨英、管嗣裘兴办《国民报》,招揽10余个秀才,为新政摇旗呐喊。

    要求各县在各个场口,各个城门建立报亭,除了每旬张贴《国民报》与各项新政举措之外,还需要将辖区清理出来的户口,清理出来的土地公之于众。

    公开性是对付腐败的最佳方法,很多重要东西让你公开出来。

    除此之外,考虑到封建社会官员、胥吏、乡绅共同统治的结构,为了加强地方统治,将军中数百名伤老病残以协助推行新政为名分派到各个州县,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要求各县在9月份之前完成户口登记,完成土地清丈,完成商户登记。

    要求在秋收时按照新政征收田赋、丁赋,在冬季时按照新政选举议员。

    ………

    众人目瞪口呆,但李定国积威已久,再加上那个倒霉朱知县的遭遇历历在目,大家不敢公开阻扰,连连点头称是。

    跟随带啊离开的,还有几十个充作衙役的后军老弱病残兵丁,看到这个架势,就连李定国自己任命的广西巡抚徐天佑也感到忧心忡忡,阻扰道:“王爷,大敌当前实在不宜推行新政啊,推行新政恐引起民心沸腾,于抗清大业不利啊。”

    李定国看了看徐天佑,笑道:“徐巡抚,打仗除了将士们在前方流血流泪之外,更重要的是后方粮草啊。

    将士们手中没有什么象样的武器,军中没有粮草,如何与清军拼命?

    乱,可能会出现一点骚乱,但总比亡国亡种好一点啊。

    再说说,你们摸摸良心,这些新政哪一样不对?

    本王取消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劳役,没有增加普通民众一丝一毫负担,又有什么不对?”

    徐天佑摇头道:“是的,王爷没有增加普通民众一丝一毫负担,某种程度还有利于普通民众,如不征劳役什么的。

    但若在太平时候,卑职一定全力支持王爷革新,但现在不是太平时期,现在清军已经杀到家门口了。

    现在我们应该与清军拼命,而不是搞革新啊。”

    李定国长叹道:“但时不我与啊,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破釜沉舟,否则不但大明亡了,我们大汉民族也将再次沦为异族的奴隶。”

    徐天佑张了张口,长叹数声。

    为配合新政推行,宣传前方战事,经过半个月筹备《国民报》正式出版,这是一张纸版面的报纸,逢1、逢6发刊一次,由活字印刷而成,为了避免歧义与便于阅读而增加了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因为直接面对普通大众,报纸采用白话文形式,并且配有大量图形以形象的反映所要表达的观点,正如李定国说那样,普通老百姓虽然不能识文断字,但大家看得懂图画,通过图画大概可以知道要表达的内容。

    按照前世的做法,在最显要处刊登有关新政政策,重大事件,其他版面则介绍地方时事,介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