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8节:艰难修道(第1/2页)

    李世民仔细想一想,马周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伸出大拇指笑道:“我李某果然没有看错人,还得说马周看问题看得精准。WWwYaNkuai他这一辈子都在争,争来争去,又得到了什么?吃亏就吃在不知道放手。”

    马周笑道:“说来话来,这一次来九成宫,我就是想退,不想继续呆在长安和朝堂之上。可是李治小儿竟然不放我离开,所以,请想你李老头给传个话,放我离开长安吧。”

    “又来了,又来了!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不再是什么太上皇,也不再管朝堂之事。你若是想离开长安,你直管走,谁敢拦你?你越是在乎李治,他越是阻拦你。你真不在乎他了,也就那样了!”

    李世民休息了一会儿,又说:“其实,我以为,你不应该离开长安,人生何处不风景?何必非要回到乡下?还是看不开,活在自己的固执里嘛!”

    马周觉得,李世民说得也非常正确。人生何处不风景?

    马周又问:“这三年以来,李老头都做些什么事,现在竟然如此旷达?看得如此开朗?”

    李世民向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长孙皇后拿出一本书,让马周自己看。

    拿到手中仔细一看,原来是《道德经》,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感悟和心得。因为李世民身为皇帝,他一生的经历与很多人都大不一样。站在权力的巅峰,财富的巅峰,争斗的巅峰,心里装着家国天下,眼中看的是五湖四海的风云,胸怀宽广,又能容忍与他政见不一样魏征等谏臣们,从而使他更能了解到,站在中层,站在低层。只为生存而营蝇狗苟之人根本体会不到的高瞻远瞩。

    正是这种宽广的胸襟和容人之量,使李世民从誓死争夺到放下一切,如今的李世民,犹如湖水一般波澜不惊。或者说。李世民本身就是一潭清水,洗尽了隋末以来的战乱和污浊。因为杀戮过渡,这潭水里沾上了一些污泥,一时看不清身边的风云,才不得不对自己的兄弟下了狠手。

    现在。离开朝堂,心如平镜,那潭浊水慢慢平静下来,沉淀下来,湖水重归于净。才使他现在的境界达到了道一般的存在。

    这才是人世生存最大的智慧,人生不在于得,而在于失,在于化去泥污杂垢。

    人生不是加法而是减法,减去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不必要的东西。之后,身体,精神,灵魂才能更加的自由。犹如一桶沙石,只有把桶里面的沙石全部倾完,才能装更多的水。

    空灵!

    这是马周对李世民最后的评价!

    之后,马周抱着一种激动的心情,离开了九成宫,回到长安,只是把儿子们放到县里去。自己并没有离开长安。

    李世民说得好啊,人生何处不风景?大隐隐于市,也未尝不可。

    这天晚上,马周睡着不久。便感觉到门帘一掀,走进来一个人,看模样似乎是李世民。马周起来,想拉他一把,结果一拉一个空。一撒手,李世民又站在面前。一脸安详地看着自己。

    马周心里觉得不妙。如果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李世民肯定不会主动来找自己。可是既然人都来了,却不言不语,只是看着自己,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正在这时候,李世民一语不发走出屋门。

    马周赶忙追出去,这时,李世民站在庭院中,摆了摆手,身体如烟,冉冉上升,片刻功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