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7节:深藏功与名(第1/2页)

    把儿子的事情安排完以后,马周向李治写了一封简短的奏折:自受命以来,臣夙夜忧叹,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惟有尽心竭力,呕心沥血,辅佐陛下大治天下。[ad: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臣才弩智钝,使陛下大业波多曲折,未能尽满心意。然,臣主持科考,选拔贤才,任用广泛,使陛下之恩泽普及天下士子,使陛下之信撒播九州。

    盛业未半,而臣垂垂老迈,体力不胜,乞请陛下准许离开长安,告老还乡。臣居庙堂虽远,但心却永系朝堂,没齿不敢稍忘。

    大概意思是说,臣老了,想回家看看。李治小儿,你就不要再留着我不放了。我既然不在朝堂内,也是一直替你着想。

    李治接到奏折一看,当时就急了。

    你说不想继续呆在朝堂,朕准了,现在竟然又想离开长安,难道朕就这么不讨人喜欢?李绩离开朝堂了,你也离开?于是,李治把奏折放到一边,不予批准。

    马周等了一段时间,朝廷方面毫无音信传来,知道李治不想放自己离开。万般无奈之下,想起了还在九成宫的李世民。于是,马周乘一辆马车,离开长安,来到九成宫。

    三年不见,李世民的身体不仅没有更加衰弱,似乎更加强劲起来,连头发也有从白转黑的迹象。还有长孙皇后,也是精神矍烁,神采奕奕。二人见到马周来了,比以前似乎更加步履蹒跚,李世民指着马周笑叹:“怎么样?回长安三年,比我还老吧?要知道,你可是比我小着二岁。”

    马周不敢相信自己的听觉,李世民“朕”一辈子,现在竟然称自己为“我”,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平民心态,不再把自己当作皇帝,太上皇,而是当成与马周一般无二的大唐子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世民能在这短短三年时间里悟到这样一种平等的思想,摒弃了金字塔式的高高在上的位置,这难能可贵啊!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还属于首次。

    马周便大大咧咧地说:“喂。李老头,你可知道,你的小舅子长孙无忌自裁于大牢?长孙家族也树猢狲散?直落个大雪茫茫真干净的下场?”

    李世民不也以为忤,笑道:“长孙无忌死在狱中当天我就知道了,但是。我和长孙皇后都没有伸手去救他,你道是为何?”

    马周有些吃惊,因为,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却不去救他,这大违常理。难道,他真的达到了大化自在天的境界?修成神佛了?便回道:“臣不知。”

    李世民干枯的手摆了摆,一脸恬不在意的表情道:“实话告诉你,我不自称朕,你也不再是我的臣。刚才还叫我李老头。这会又自称臣,岂不是前后矛盾?”

    马周笑着点了点头。

    李世民又说:“大唐的巨轮是要向前开,任何人,不管是我,还是我的人,都阻挡不了大唐前进的步伐。长孙无忌只不过是大唐的一个臣子,一大盘棋局上的一颗棋子,关键的时候当舍时必需舍掉。”

    “这件事若是放在以前,我肯定不会答应。但现在,大唐走到现在这一地步。已经不是刚刚建立那会儿。大唐的任务还很重,他再添一些乱子,他不吃亏谁吃亏?”

    “另外,我告诉你。我之所以不去救他,也是因为,我最近悟出一些道理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无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