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1 交拜(第3/5页)

    以,多方面相结合,虽明知赴死,亦然是慷慨相从。

    笛声远去,歌声远去。风渐变大,沙尘飞扬,渐渐遮掩住了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人已去,河水流。

    一条小清河,横穿过北方的山东大地,奔流不停,汇向大海。那带着寒意的水波起伏,时不时会露出些许鲜艳的红色。这却是适才诸士卒在水中冲洗马匹、铠甲的时候,洗刷下来的血迹。如墨,洇入水中,散开来。与已然远去的、已经消失不见的士卒;与已被风沙遮掩的点点红旗,遥相呼应。在冷风中,在阴霾的天空下,这点色彩,似是唯一可见的暖色。

    ……

    喜婆掀开了轿帘,罗官奴出来。依然在轿子前,摆放了两块地毯。又有“阴阳人”,也即道士之流,手拿花斗,斗中装着谷、豆、铜钱、彩果等物,一边念咒文,一边望门而撒。孩子们争相拾取。此俗,名叫“撒豆谷”,相传源自西汉,目的在于避“三煞”,俗云压青羊诸杀神。

    争相拾取豆、谷等物的孩子们,人数不少,七八十个。不过,却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来的,而是由姬宗周等人提前便就挑选好了的。多数皆为城中豪绅家的子侄。不过,应邓舍的要求,也有一些小户人家的子弟。

    能被选来做这个事儿,对士、民来说,也是一种荣誉。回头家中的大人与人说起,燕王大婚那日,去抢豆、谷的孩子中,便有自家的子侄,多骄傲。而反过来,对邓舍来说,这却也是对士、民的一个拉拢。

    “君无戏言”。身为人主,一举一动都不能随心所欲。哪怕是大婚,浏览器上输入看最新内容-”具体到细节某处的安排上,也是都需得有深意在内。不过,邓舍身居上位者也有挺长一段日子了,对此,却也倒是早就习以为常。

    他喜气满面,入了府内。接下来,就该拜堂。只是,却也还不能直接就去拜堂。还得有风俗与仪式走到。

    罗官奴踩踏青色的地毯,行走入中门。中门处,摆放的有一个马鞍。由人扶着,她从马鞍上跨步而过。这一俗,行的是跨马鞍之仪,“鞍”与“安”谐音,取意祈求平安。此一俗,据说传自唐五代时期。

    缘由当时胡人骑鞍马风盛,因此便有了此一婚俗。

    随后,有人送上镜子,罗官奴做个样子,取镜照面。嫁人为妇,要注重仪容。“妇容”,也是妇德之一。自此非是女儿时,需要时刻注意端庄有礼。再往前走,到三重门。此处,需得请人开弓射箭,连射三箭。此一俗,也是与“撒豆谷”相似,为避神煞。

    邓舍麾下,能射之人多有。但是这射箭,却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来射的,邓舍选了刘名将。其实,他本来是想用鞠胜的,只是鞠胜出外传旨,尚未归来。所以,转而用了刘名将。刘名将,与佟生养交好,乃是邓舍得益都后,才入仕海东的。由他来射这三箭,算是代表了益都群臣。

    刘名将三箭射罢。

    他家本为女真人,虽是熟女真,迁来山东已久,但是骑射的功夫却没落下。三箭射得漂亮。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引来旁观诸人高声喝彩。他拱手道谢,还了弓箭。邓舍拍拍他的臂膀,笑道:“见你射这三箭,端得利索,我却是后悔把你任职在了益都分院。来日若有战,你既有如此的武艺,可有胆量上去战场,用你的箭术来为我杀敌么?”

    刘名将说道:“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