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5章 踏雪寻梅(第1/4页)

    第135章 踏雪寻梅

    中平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刘辩打着伞,踏雪出宫,身后侧跟着荀攸。

    他同样打着伞,落后刘辩半步,道“陛下,盐政从盐场、转运、买卖以及各级官吏,吏曹基本上准备妥当,尚书台那边还有些争议,预计年后能够上呈陛下。”

    上不上呈,刘辩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踩着没脚踝的雪,听着嘎吱嘎吱声,刘辩心情愉悦,微笑道“嗯,对于益州那边,你们是怎么看的”

    刘焉现在明显是要做土皇帝,对朝廷的命令是不理不睬,时不时有人弹劾他,以天子御用装点自身。

    荀攸抬头看向刘辩,揣摩着他的心思,躬了躬身,道“陛下,户曹已经发信给益州,但信使至今未归,恐路上不测。”

    刘辩面无表情的嘿了一声,道“朕这位皇叔,也在给朕出难题。”

    荀攸没说话。

    刘焉到底是先帝任命,刘氏宗亲。

    刘辩早就想好了对策,道“以尚书台的名义,传令汉中太守孙坚、荆州刺史王睿,封锁益州的一切进出通道,一只鸟都不准进出”

    荀攸神色微惊,道“陛下,万一”

    “没有万一,”

    刘辩淡淡道“他暂时还没那个胆子,再给刘璋找点事情做。”

    荀攸注视着刘辩从容自如的侧脸,思索片刻,道“臣领旨。”

    刘辩出了宫,向着鸿都门学方向走去,道“对于全国冗官的裁减,卿家是怎么看的”

    荀攸目光微肃,没有立即回答。

    大汉十三州的冗官,是洛阳城的数十倍,这些人多半是有当地世家豪族举荐,甚至是安排,朝廷一道命令裁减,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地方不比洛阳,天高皇帝远,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刘辩瞥了他一眼,道“朕听说,有人顾虑,这样会将大汉的官吏、兵丁,变成了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县令等的私官,私兵”

    荀攸躬着身,神色沉凝,迟疑着道“臣也听到过,臣,建议缓一缓。”

    目前来说,大汉十三州的大小官吏,吃的还是皇粮。朝廷一旦裁减,这些人会在朝廷的官吏名单消失,出现在各地主官的私人名单上,由私人供养。

    那时,大汉的州郡县,就变成私人的了

    刘辩踩着雪,神色如常,道“这样的想法本身没有错。但你们要记得,裁减冗官只是一部分,重要的还是变革。州牧、刺史、太守、县令等不领兵,是朕的既定想法,将来也会是国策。”

    荀攸知道刘辩这个想法,可能朝臣中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他跟在刘辩身后,道“陛下,关于各州郡设立都尉,掌管兵务一事,陛下计划何时开始”

    刘辩面色沉吟,道“暂且不动,先裁减冗官。”

    现在各地州牧、刺史、太守等手握重兵,稳定一方,要是削夺他们的兵权,立马情势大变,变成为祸一方,大汉朝非得分崩离析不可。

    荀攸还是犹豫,但情知他是阻止不了刘辩,左思右想,道“陛下,可否先从并州开始”

    司隶太过特别,改制基本没有什么阻碍。而并州刚刚经过大乱,是最合适,最轻松,最没有难度改制的地方。

    刘辩瞥了他一眼,道“从最乱的地方开始。”

    “最乱的地方”

    荀攸一顿,道“陛下的意思,是青州”

    现在整个大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