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2章 张天如出头了!(第3/4页)

    时在朝野中公认最有名望,学问最深的心学门人便是刘起东了,刘老的学说,在江南一带影响很大,许多进士都曾就学于刘老处,虽然不是座师、门生的关系,权势也远远不如西林党中还在阁的几位,但论到学问,出手最有动静的自然还是刘老。其慎独、诚意说,都是两京江南学子耳熟能详的。

    而且,从文章中来看,刘老必然也得到了买活军的课本,并且仔细研读过了要反驳一种学说,必然要对其内涵有深刻了解不可。如此方才能发觉其中的漏洞,此文以文言写就,买活军刊登时还翻译成白话文简单地说,刘老认为,买活军用阶级来划分社会,是一种僵硬而落伍的观点,甚至远不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慨,连一个乱世英豪,都知道人与出身的阶级并非完全一致,在于君子心意,把人心的力量完全忽略,这是失意。失了君子与天地相合,以其至善还之至微的诚意。

    这诚意和慎独两个点,都是刘老心学的关键,所谓诚意,是指君子格物致知到了高深境界之后,将本来不分善恶,反映了人心本源的意归宿为诚,按照买活军在语文课里说到的语法学,这里的诚字要做动词来理解。按照刘老的认识,诚意不独止于君子王侯这些贵人,而在于世间每一人身上,学问的存在,是要令天下人都诚其意,向其正,做到里外如一,所谓慎独。

    如此一来,买活军的阶级论,甚至于在众人体察其意以前,就把所有人都分好了阶级,完全抛弃了主观能动性这个词是买活军做的翻译,当时让武叔卿琢磨了很久,如果人生来就是如此,已经被定下了身份,怎么都改变不了,又哪来的动力去向正这便是失意非正之说。哪怕是抛开了刘老精妙的文字,翻译成白话的道理,也让武叔卿不由得微微点头,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买活军的这套理论,最让儒家无法接受的,便是完全用一个人的经济利益来衡量一个人的立场,把儒家的所有精进真我的体系都显得无用了。这让很多修持了大半辈子的名家,该如何能接受得了更不说还在阶级上,把大部分儒生都划分为剥削阶级,这就更让以君子自诩的众人抵触了。

    不过,天一君子的回文,那就更精彩了。这个天一君子,真不知道是从何处冒出来,横空出世的大才子。先是在报纸上以尖锐言辞,逼迫得谢六姐刊发了逻辑二十四谬误,当时便显出了词锋锐利,角度刁钻的特点。连对着谢六姐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别人了上来便是先以合成谬误起手,指出了刘老的观点,是典型的合成谬误假定某个事物的局部特性就是该事物的总体特性,或同样适用于该事物的其它部分;又或者物体的总体特性一定适用于其每个独立的局部。

    阶级之所以成为阶级,是因为其拥有绝对的普遍性,凡是拥有超出自己耕种能力土地的地主,都希望将通过佃租实现的剥削正当化,而其中是否有一两个特例,也就是局部,背叛了阶级利益,这是阶级的局部特性。承认阶级的存在,并不妨碍阶级中的个体以主观能动性,审视阶级利益,学习政治知识,进行阶级的转换。

    天下间能够诚意慎独的君子,到底有几人呢此为君子极高境界,那必然极为稀缺,天下间的君子如此之少,少到根本不应该将其作为政治理论进行谈论,凡是政治关系,必然包括了经济关系,君子拥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