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22章 鳌拜的打算(第2/3页)

    趁手有余。

    就这样,祖大寿明知道清军在抢修占据松山堡却也只能望洋兴叹,好在顶住了清军的袭扰将塔山堡给完工了,下一步便是抢杏山堡,然则终究还是清军占据了地利优势杏山和松山相隔很近抢先了一步,但这个时候的祖大寿却不能让清军如愿了,你虽抢先,但必须不让你完工。

    然后两军便撕扯了几个月,清军修,明军拆,拆拆修修几个月还是个烂尾工程。

    但这却都在鳌拜的算计之中,松山是个大城堡,修好了就成了锦州的南屏障,至于眼皮底下的杏山堡就成了鸡肋,要不要都无所谓,就是修好了最多也就当个前哨而已,他之所以抢占就是要把冲突外引,前边撕扯,后边才加班加点完善松山的工事。

    所以这几个月吴巴什在杏山堡和明军大大小小的干了几十场有输有赢,但无论输赢对鳌拜来说都不是多大的事,赢了就占着,输了就撤回来,等明军走了再去占,也从未因为哪次吴巴什打输了遣兵去援,没必要,输了撤回来歇着就是了,料定了此时明军无力大举进攻松山,让他么疲于消耗杏山。

    这般应付手段,还得到多尔衮的大加赞赏。

    就这样一直拉扯到一个月前,惊闻大太监到了宁远。

    这个时候,鳌拜的心陡然提了起来。

    宁远大败,入关惨败,去年的那两场惨败成了清军上下抹不去的阴影,面对祖大寿这个自己研究透了的老对手,鳌拜虽不能说应付的游刃有余,但不惧,可大太监不一样了,这近两年的时间,他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震撼,困扰明廷十余年的家贼内乱,几乎都被他摆平了,奄奄一息的明廷在他手里竟还起死回生了。

    就这本事,谁敢小瞧,何况还有两次惨败的阴影。

    这太监可不是什么好人啊,一肚子坏水,他来边境必掀风浪,难不成明廷真的要在冬季发动进攻

    这么急不可耐,他们做好准备了

    作为明廷的顶梁柱,清廷的眼中钉,常宇到了边关自是引起多尔衮的注意和紧张,集众将商议做好备战工作的同时,还想着怎么谋算这个大太监。

    每个人都有弱点,作为对手,多尔衮这近两年来都在研究这个对手,这个所向披靡的一肚子坏水的大太监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爱他么的乱窜,喜欢冒险。

    这货既然来了宁远,以他的尿性少不得会到前线乱窜,所以多尔衮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广撒探子盯紧了宁远那边,并派出了数股暗杀小组,只要这货出了宁远城不惜一切代价除掉他,能伏击暗杀掉就暗杀,不能则大军围困,反正无论如何都要干掉他,一旦弄死这货,清廷无忧也,明廷又有何惧

    所以这段时间清军的探子遍布宁远周边,明面上鳌拜也主动派人前往塔山堡多次袭扰就是为了一探虚实,也为了抓舌头。

    可是一番折腾后发现那太监这一个多月都在宁远城,偶尔出城打猎也是大军随扈,暗杀小组根本没机会靠近,过去就是送死,派大军到宁远城外围困也不现实,相隔两百里,等大军到了他早入城了,再说了,你大军敢来的话,宁远城里数万大军岂是摆设啊。

    倒是从几个明军舌头那儿得到了一个不太可靠的情报,祖大寿和马科或许在塔山堡里,要不要派大军进攻塔山堡呢,多尔衮帐下诸将为此争吵不休。

    最终还是被否定了,因为情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