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03章 渡河(二)(第1/4页)

    按理来说,龙门渡、蒲坂津、风陵渡,这三个地方,渡河的最优解,当然是蒲坂津,因为那里水流平缓。

    不像风陵渡,过去之后还需要面对天险潼关。

    至于龙门渡,北有群山夹道的黄河峡谷,南是坦坦荡荡的平原,河水落差极大,乃是当年大禹治水的地方。

    按当地人的说法,此处无风亦有三尺浪,水流远要比蒲坂津湍急得多。

    所以鲜于辅在看透了冯贼的诡计之后,亲自领主力守在蒲坂津,不是没有道理的。

    特别是经过这一场秋雨,连蒲坂津都涨了不少水,更何况龙门渡

    更重要的是,因为时代的限制,双方将领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关将军从雁门郡开始,一路横扫南下,造成了整个并州和司州相关地区的极大混乱。

    别说各地的军情,就是洛阳,对河东地区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都是一头雾水。

    蒋济嗅觉灵敏,退回了轵关,避免了被冯刺史迎头一击的命运。

    但同样,他也失去了探知河东消息的机会。

    蒋济知道冯刺史或者关将军极有可能会在某个地方,等着自己。

    但究竟是在哪里,有多少人,他却是一无所知。

    至于隔河而守的鲜于辅,那就更不可能怎么知道,对岸的冯贼,究竟带来了多少人。

    就算是成功把细作派到河东又如何

    河东作为最大的屯田重郡之一,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光是各处揭竿而起的屯田客,就不知号称多少万。

    石苞河东的狗大户,我石仲容又回来啦

    那些所谓的义兵义军,上阵去面对魏国大军的胆子可能没有。

    但借着汉军的名义从豪右世家的坞寨借些钱粮,胆子还是有的,不但有,而且很大。

    鲜于辅甚至连关贼和冯贼是一前一后各自领兵南下,还是两人一齐领兵南下都不能确定。

    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你还想去探查冯贼手头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

    洛阳传不过来有用的情报,细作又探查不出可靠的消息,手头兵力又不足以把整段河面防得密不透风。

    鲜于辅面对凶名赫赫的冯贼,他能怎么办

    自然是优先重点防守易于渡河的地点。

    冯刺史的三层饼预判,再加上刘浑所领的义从军,以及这一路上收拢的胡人,在东岸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

    更是让鲜于辅相信自己的判断冯贼其意极有可能就是蒲坂津。

    基于这个判断,关将军再次发挥“突袭”特性,挑了一个最不可能强渡的时候进行强渡。

    从从高山峡谷冲下来的河水,激起不小的浪头,让木筏晃动不已。

    木筏上的将士,不得不尽量放低了自己的重心,防止脚下不稳,从而掉入河里。

    过了河中心后,对岸的魏军在一片慌乱过后,开始向河面射箭。

    有些汹涌的浪头,给汉军渡河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同时也给魏军造成了障碍。

    借着浪头的掩护,在河里泅渡的人和马,竟是少有遭到魏军箭羽的伤害。

    反而是木筏上的将士,遭到了魏军弓弩的重点针对。

    虽然木筏最前面,已经竖起了巨大的木楯,但在对方弓箭手的抛射下,仍然不断有将士被从空中抛落的箭羽射中。

    一个屯长从大楯后面站了起来,冒着魏军的箭雨,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