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尊封(第1/2页)

    和来时不一样,牛车慢行,这时渐渐秋色,下了细雨,时紧时慢,一起一落悠然而行,两人对坐,许久,钱圩才问“相国,此略可有罅漏处”

    赵旭也在沉思,听这话,长长吁了一口气,说“唉,按照此略行之,我怕蜀王到不了京城,二月就兵败啊”

    钱圩再次沉默,许久,又说“是不是急了点”

    其实这急,不是说方略急,是皇帝直接拟定方略,就显的操之过急,带了烟火气。

    “相国,我有点心神不宁。”钱圩望着外面街衙巷陌“君王有才干,有冲劲,自然好事。”

    “但是,长久的话”

    历史上,其实出现过年少有才之君,开始也未必错误,反是屡有建树,然后渐渐自得自满,刚愎自用,反导致大溃败。

    对皇帝来说,静,守,柔其实更重要。

    赵旭是个十分深沉的人,听了钱圩的话,半晌才说“庄子曾论

    螳螂举臂挡车。昔日读前朝名相项普孤灯录,说庭院有树,其形盘屈,仆欲伐之,项普止之,言我当修之,果成蟠龙之景矣。”

    “人如树,少时容易纠正,大了只能顺其势而略纠正。”

    “更不要说螳螂了。”

    赵旭讲的这段故事,钱圩早已听过,但此刻听了,在雨中,仍旧犹如醍醐灌顶。

    钱圩清楚,这是告诫,皇帝已经登基,并且成年,想对抗,想和改造小孩一样,只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只有顺天性而修剪,说不定可以成就名景。

    钱圩沉吟,叹着“相国之学,到这个地步,让下官佩服”

    “我只是用我的心讲。”赵旭说着“为相者,调和阴阳,重的是调和,而不是擅自阴阳。”

    “犯了这点的,无论有多少名望,建过多少功业,都难有下场。”

    “再说,皇帝也是有想法和考虑”赵旭抬起一眼,虽车内相对暗,神色都看得清楚。

    “先帝驾崩,谣言不少,皇帝要把握局面,就得主动。”

    “我本想太过急促,必要谏言,不想皇帝处理得当,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特别是,少野战这条。”

    钱圩虽不擅长兵事,却也有所领悟。

    “我也不懂兵事,但是我至少懂政治。”赵旭慢悠悠说“政治很大一部分是人心。”

    “野战要是失利,一朝断送数十万,不但是短时间内兵力无法补充,更重要的是,士民之心浮动。”

    “反贼之军,要是没有人投靠,就算抓拉壮丁,仍旧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迟早干枯”

    “一旦野战失利,就可能动摇国本,使之变成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此举,断不可行”

    钱圩这才真正醍醐灌顶,明了关窍。

    和野战不一样,坚城而守,那一城一地之得失,就不会动摇国本,反能不断耗费贼军有限的枝叶和水量。

    更不要说早早通喻郡县,上下都知道有绞杀铁网的情况下,信心更难动摇。

    钱圩沉默良久,口中叹着“下官其实读了几本兵书,还想,一旦贼军进入京下,必千里疲惫,早以准备的精兵可趁机破之,现在想来,却是孟浪了。”

    赵旭一笑“你明白就好,贼军到不了京城,就算到,外出野战,哪怕十有九成,仍旧有一成可能有大不忍之事”

    “本胜券在握,何必多事”

    “故陛下早有预料,只充实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