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千四百二十七章 审问开始(第1/4页)

    迪隆校被扣押,属于绝对保密状态。

    毕竟,这会引起什么后果谁也无法知晓。

    对外的说法是,迪隆校在开车的时候遭遇到了车祸,虽无生命危险,但需要急送到马尼拉进行治疗。

    在级决定新的指挥官前,第19骑兵团由卡普里中校暂时指挥。

    而此时的迪隆校,被迅速转移到了马尼拉。

    与他一起被带走的,还有包括多曼少校、阿吉特尉等人在内的多名校的亲信。

    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在马尼拉港内,一个专门的审讯机构已经搭建起来。

    为了确保整个过程公正,主审官将由佩特准将担任,麦克阿瑟将军的全权代表斯雷因先生负责旁听,并确保审问过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讯问官,由“查理斯中校”孟绍原和亨得利普少校担任。

    而麦克阿瑟还做了一项特别的决定,邀请第37步兵师的参谋长雷东多准将担任特别聆听官。

    就和迪隆校一样,雷东多也是巴顿将军的老部下,和迪隆校是多年的相识。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虽然好大喜功,狂妄自大,但还是很有政治头脑的。

    他知道如果在审讯中,不安排一个巴顿的人,那么审讯的公正公平性将来很有可能遭到质疑。

    毕竟,这次的事件比较大。

    在全面收复菲律宾的过程中,竟然出现了这样一起恶性事件,而且还牵扯到了美军的一个高级军官,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任何的一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在迪隆校被转移到马尼拉港的次日,审讯便开始了。

    雷东多面色非常严峻。

    他怎么也都想象不到,迪隆校居然卷进了这样一起事件中。

    对于杀人,迪隆校没有否认,但却坚持自己是误杀。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对方是塔克。

    “这些信件,你该怎么解释呢”亨得利普少校拿出了那些信件。

    “这不是我写的。”迪隆校毫不迟疑地说道“笔迹,的确是我的笔迹,但内容一定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孟绍原不动声色的在一边听着。

    迪隆校当然会否认,因为这些信件,全部是自己伪造的。

    很简单,只需要让阿吉特,把之前迪隆校的笔迹拿过来进行模仿就行了。

    栽赃很简单,可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太难了。

    笔迹鉴定

    这从中国秦始皇时代就有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笔迹鉴定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而西方国家最好的笔迹鉴定专家基本都在德国。

    比如路德维希克拉格斯、罗伯特索戴克、鲁道夫波帕尔、罗伯特海斯。

    尤其是鲁道夫和罗伯特,和孟绍原还是同行。

    一个是精神病学专家,一个是心理心灵学专家。

    正是他们,才让笔迹鉴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可是,现在在欧美,笔迹鉴定都不是什么重要科学。

    要等到二战结束之后,笔迹鉴定才会迎来自己真正的黄金期。

    而现在

    迪隆校如果想证明这些信不是自己写的,那么就必须把信送回到美国,找专人进行鉴定。

    这一时期极其漫长,一年,还是两年

    只有天知道了。

    同时,即便有了鉴定,鉴定书的措辞也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