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六章 高丽的诉求(第1/2页)

    翌日。

    谢涛的札子递到了宫中,他以范仲淹资历不足为由,弹劾范仲淹,认为范仲淹没有资格担任国子监长官之一。

    不出意外,谢涛的札子连一点水花都没有飘起来。

    李杰压根就懒得理会。

    不仅是他,就连御史中丞刘烨也没说什么。

    讲武殿。

    「陛下,经由两府商讨,八月十五于大庆殿接见各国使臣,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各国使臣先后抵达京师,接见来使,也得提上日程,今天,寇准就代表中书向李杰进行了汇报。

    「可。」

    大庆殿是外朝正殿,殿庭广阔,可容纳数万人,如此巨大的空间,最能彰显大宋之威仪。

    故此,元旦、五月朔、冬至的大朝会,皆在大庆殿举行,同时,各类隆重的庆典活动,也会在大庆殿举办。

    而之所以定在八月十五,一来是预留充分的筹备时间,二来嘛,彼时河北路的禁军,也该班师回朝了。

    前线取得如此大胜,献俘仪式,那是必须要办的。

    正好,各国使臣都在现场,让他们参加此次献俘仪式,等到他们归朝,也好向各自的主君宣扬大宋之雄武。

    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的大宋,威仪四海,强盛不可以道里计

    其实,两府决议在大庆殿接见各国使臣,并不是因为此次造访的使臣人数多。

    一般而言,除了遇到某些特殊庆典,接见各国使臣完全用不到大庆殿,更多情况下,紫辰殿、垂拱殿就够了。

    此次庆典,接见使臣,只是顺带的。

    献俘,才是主角

    上一次献俘仪式,还得追朔到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距今已然四十余年。

    时隔四十年,大宋再次在外战中取得重大胜利,所以,这次献俘仪式,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起初,两府商讨时,觉得应该在太庙举行。

    毕竟,在太庙举办献俘仪式,也有着上告祖宗之意。

    但前不久,李杰已经上告过太庙了。

    间隔时间太短,此次若是仍在太庙,难免有重复之嫌。

    后来,商讨来,商讨去,最终还是决定在大庆殿举行。

    举国同庆嘛

    四方馆。

    此次高丽共遣派使臣二百余人余人,主使是礼部侍郎韩祚,副使为户部郎中元颖。

    天禧五年1021,韩祚就来过大宋一次。

    小国向大国进行朝贡,当然是带着目的,究其原因,无非是贸易、政治诉求、外交惯例,或者文化需求。

    高丽此次朝贡的目的和上次一样,都是希望大宋出面,调停辽国入侵高丽一事。

    自太宗淳化年间至今,辽国先后三次入侵高丽。

    虽然期间互有胜负,但辽国什么体量,高丽什么体量

    最终吃不消的还是高丽。

    在三次战争期间,高丽不止一次向大宋求援,毕竟,在高丽人眼中,大宋才是他们认可的宗主国。

    但真宗哪会在意小小的高丽

    对于高丽的求援,大宋君臣自然是视而不见的。

    如此反复数次,高丽人也放弃了大宋这条路,天禧五年那次朝贡,本来也是高丽最后一次朝贡。

    然而,当大宋大败夏州党项的消息传至高丽,高丽君臣再次对大宋燃起了一丝希望。

    于是,便有了这次朝贡之行。

    为了此次朝贡,高丽筹

    备许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