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五章 收获的季节(第1/3页)

    “什么来了?是小妖他们回来了吗?”老头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大个摇头。

    “那是什么来了?”

    “客、客人来了。”大个喘着气道。

    “哪儿,哪儿呢?”三叔公一听,立马跳下胡椅,小跑着向外走去。

    投进去三千贯,等了一个月,现在终于有生意上门了。三叔公能不激动吗?

    要知道,马善这阵子可不光光只是在准备拉客的事,他还向三娘借了三千贯,在村后的空地上,建了一个个产品生产车间。这些产品在马善流水线生产的设计思路下,产量高的惊人。梓潼城孙小仙家的茶铺和孙梅家的铺子,连一成的产量也消耗不完。

    目前叶陶村“叶宝”牌各种产品都在仓库里越堆越多,虽然新修了五间屋子做仓库,但眼看着又要堆满了。这可是才正式产量一个多月啊!这些堆的东西,可都是钱,它们不仅仅是占地方的问题,它们同时还占了大量的资金。

    三叔公早已算过了帐。目前这些东西每月消耗成本不下两千贯,这还不算人工,如果再算上人工,至少也是两千五百贯。而叶家的窑上,每月大概只能产生一千贯左右的利润。

    也就是说,马善的这些“叶宝”牌的产品,每月要倒贴一千五百贯进去。三叔公心里的帐本是清楚的。叶家的窑从正式烧白瓷到现在,不过半年,就不说花的,每月存一千贯,半年也就是六千贯。再减掉马善扩产借走的三千贯。

    也就是说余下的钱,也只够他们支持两个月的。

    就算再退一步,把他们家大个这几个月来水泥窑上赚的钱全部贴上,他们也只够多支持一个月的。

    三个月,这是马善的底线。如果马善不能在三个月内,将产品的销量跟上产量,他苦心经营大半年的这叶陶村的产业,将全面崩盘。

    正因为三叔公知道马善的底线,所以他才急啊!

    现在,终于听又有新的客商上门了,老头子恨不得立马便带人去仓库拉货。

    三叔公拄着拐杖,一路小跑着,来到马善住的小院,只见门外已经停了七八辆马车。这些马车可全都是好车。

    老头子暗暗点头,就光看这些马车,便知道今天来的这些人实力雄厚。

    老头子放慢了脚步。心中盘算着,这批客人至少也能消耗马善三成的产量吧!按马善提价三倍的计划,这些人也就基本能够保住马善不亏了。

    算通了这笔帐,三叔公长长的出了口气。多日来的压力也跟着消散于无形。

    马善的客厅,七八名穿着华服的外地商户正在坐着喝茶。由于大家是同行,今天又是准备当面竞争的,所以难免气氛有些不同。大家虽然脸上都挂着笑,但谁也不睬谁。

    许多人都端着茶碗四处欣赏着马善新装修的屋子。看见马善家的窗户全是清一色的玻璃窗,许多人不由的发出一声感慨。“没想到这窗户还可以做成这样子。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看到,算是没白活了!”

    “这得花多少钱哪?”有人私下悄悄议论着。

    “不多。这一扇窗也就一贯钱。”三叔公适时的凑了上来。

    周围的几人听到这话,立马瞪大了眼睛。

    “你说多少?”一人激动的一把拉住三叔公的袖子,好似生怕他跑了一样。

    “一贯啊!我家的屋子也刚装了这样的窗户,不会错的!”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