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173第九百九十八章 原来是他(第2/2页)

    

    第二天,整合中层两卫共计三十名领军校尉,以铁血手腕外加怀柔政策进行整合,顺者以银钱开路大肆笼络,逆者直接打坐冷板凳,抽调其麾下兵员,让他成为光杆校尉。

    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无论是真心实意投诚,还是虚以委蛇阴奉阳违,三十名领军校尉中十有人数已然向郭业投诚。

    郭业坚信,只要再给他三个月的时间,他一定能将领军卫左右两卫经营得铁板一块,严丝无缝水泼不进。

    又在领军卫府忙活了一个白天,直至天黑,郭业才离开卫府衙门。

    不过他却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趁着天黑身后无人盯梢去了一趟卫国公府邸,深夜拜会了一把李靖。

    在卫国公府的书房中,郭业与李靖密谈了许久许久,至始至终就他们二人,没让别人靠近半步,直至东方鱼肚白,天蒙蒙亮时,郭业才从卫国公府的后门悄然离去。

    离开卫国公府后,郭业径直回家,本想补个回笼觉,可惜时间已经不够。

    因为一会儿他便要上早朝。

    今天正是李渊让荆王传来命令的第三天,所以今天的早朝他不得不去。

    按照李渊的要求,他今天要在早朝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附议重新册立李承乾为太子储君的提议。

    而且他也很好奇,他要看看到底是谁代表李渊和鲁王等人向李二陛下提出重新册立太子让承乾复位。只要是谁领头提议,那么这个人就是李渊安排在朝堂中的暗棋,也许还是安插在三系中的那根钉子。

    这人到底是谁?

    郭业非常非常感兴趣。

    随后,他草草洗漱了一番,卸掉头盔铠甲和佩刀,换了一身冕服,这是专门为上朝准备的行头。

    而后又匆匆让下人备好软轿,进宫上早朝。

    进宫之后,已经有陆续的官员朝着勤政殿的方向进发,路上郭业撞见了刚升迁至礼部尚书的褚遂良,还有马元举、孔颖达等人,当即结伴而行前往早朝大殿。

    行至大殿白玉台阶前,郭业耳中传来隆隆的晨鼓和清脆悦耳的钟声,这是早朝要开始的钟鼓之声。

    一时间,大殿门口人潮涌动,一个接着一个的朝中大臣,朝着大殿内鱼贯而入……

    当所有臣工都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站好分成两排之后,李二陛下才在董顺及一干内侍宫女的簇拥下姗姗而来,坐上了龙庭,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郭业并非第一次上早朝,对这些繁文缛节的东西早已见怪不怪了。

    接下来,顺公公自然还是依照老规矩,在李二陛下的授意下扯起公鸭嗓子一通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顷刻间,各部大臣们便纷纷站出来,汇报着今日需要找皇帝商榷的事情。

    不是哪里大雪连天需要朝廷赈灾,便是哪里地方有瘟疫需要朝廷调拨银两及时解决,不过对于李二陛下而言,貌似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三下五除二,他便游刃有余地做出了应对处理之策。

    差不多各部官员都汇报完事情之后,郭业默默算了一下,这个早朝已经足足耗掉了一个半的时辰。

    难怪都将皇帝忙碌称之为日理万机,的确一个人决策着这么大一个帝国的所有重大事情,能不忙吗?

    郭业眼瞅着早朝就要结束,可是那个提议重新册立李承乾复太子储君位的人还没出来,情不自禁间,他有点着急了。

    奶奶的,这人到底是谁?

    他悄悄抬起头来打量着满朝文武,寻觅着这个人到底是谁。

    长孙无忌?

    百分百不是!

    不然的话,李渊之前就不会借着殷天宗之死坑他一把了,而且如果是长孙无忌的话,李渊又何苦要谋害殷天宗,将领军卫大将军一职空缺出来由自己接任?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同理,肯定也不会是房玄龄、唐俭等天策府一系的死忠铁杆成员。

    魏征、韦挺?

    也不太像,这些人李建成的旧臣,压根儿就恨死了李渊罔顾故主建成之死,哪里还会听李渊摆布?

    秦叔宝、程咬金?

    也不会是他俩,因为这两人虽说跟长孙无忌等人有着天策府旧臣的关系,但绝对不会听李渊摆布而算计李二陛下,因为这两人与长孙无忌、唐俭等人不同。

    至于孔颖达、褚遂良等人,那就更加不可能。

    如果是他们,郭业身为士林清流系的灵魂人物,又怎会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们肯定会提前与自己通气。

    那到底是谁呢?

    郭业暗暗地筛查着朝堂上的这些人……

    退朝在即,顺公公又依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喊了一通:“皇上问诸位卿家,还有军国大事需要请奏吗?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哩!”

    就在这时,突然朝堂中出现一人,拱手拜道:“陛下,臣有事启奏。臣有一件关系到大唐江山,关系到社稷稳固,关系到基业千秋的大事要启奏!臣,恳请陛下为了大唐江山能够千秋万世,而重新册立太子储君!”

    郭业立马将目光落在了这个最后跳出来的人身上,暗道一声,奶奶的,你可算跳出来了!!

    原来是他?

    啧啧,真没想到啊,李渊安插的这根钉子,竟然会是他!!

    看着对方依稀有些眼熟的背影,听着对方隐约熟悉的声音,郭业虽没看清这个人的容貌,却已经猜出了此人到底是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