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94第八百一十九章先补上,再讨回(第2/3页)

    中五味杂陈暗骂起狗日的崔家,连着关鸠鸠都被他心中一阵数落。

    最后,他皱着眉头苦哈哈地问道:“刺史大人,那您说这可怎么办?总不至于在扬州干等着,让崔家将这笔盐税还回来吧?”

    郭业摇摇头,说道:“崔义真之死虽然不是我们有意为之,但咱们跟清河崔氏的梁子已经结下了,那还指望他们能归还盐税?”

    “那可怎么办哟?”

    陈集涛双眼透着担忧地说道:“又没有真凭实据来指证崔家抢了咱们的盐税,又不能指望他们归还。而如今离押运盐税前往户部交割的日子越发迫近,逾期不交的话肯定不是个事儿。届时交不上这笔巨款,迟早会惹来怀疑。朝廷和皇上始终会知道盐税丢失一事。唉,唉,唉……这可怎么办啊?”

    陈集涛能想到的,郭业也早就想到了。他深思熟虑了一会儿,轻叹一声,道:“还能怎么着?目前最为迫切的就是及时将这笔盐税巨款补上,准时运进长安跟户部交割,免得引来朝廷的怀疑。呵呵,不然的话,长孙无忌他们可就真的闲不住了,一定会借此将事情闹大。”

    “啊?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扬州府自己掏腰包补上这笔盐税?”

    陈集涛瞪大了眼珠子,惊呼道:“刺史大人,这笔盐税可是足足数百万两啊!!!你知道咱们扬州府衙的司库中还有多少库银?砸锅卖铁,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三十万两。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哪里够数?怎么补?如何补?”

    郭业此时倒没有陈集涛这般焦急,摆了一下手,笑道:“别担心,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扬州府没银子我知道,但不代表别的地方没银子。数百万两盐税,我想我还是能够从别的地方暂调过来应应急的。”

    “啊??”

    绝处逢生,陈集涛差点喜极而泣,一副不可置信神情问道:“刺、刺史大人?您的家底竟然殷实若斯,竟然如此的富可敌国??这,这可是数百万两的雪花银啊!”

    “切,少打老子的主意!”

    郭业白了一眼陈集涛,哼道:“我说了是暂借。这样,等下回到府衙,我会亲自修书一封,然后让刘振轩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亲自跑一趟长安。他只需拿着我这封信去长乐坊找鱼暖暖小姐,以扬州府衙的名义,再加上我跟长乐坊大钱庄的交情,跟他们以高息暂借几百万两的税银,我想还是没有难度的。”

    长乐坊大钱庄?

    鱼暖暖小姐?

    陈集涛自然听过,一个是长安城中最大的钱庄,分号开遍了长安城,甚至在北方诸多州府都有了分号。一个是掌管着长乐坊大钱庄的女人,传说中这个女人的手中掌握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流动现银,号称全长安最有钱的女人。

    听着郭业这般说,陈集涛热泪盈眶,感动道:“大人,大人,您真是无所不能,手眼通天啊!服了,下官真是服了!”

    郭业挥挥手,笑道:“你少给我戴高帽子,这笔盐税银子是跟鱼暖暖的大钱庄暂借的,是要算利息的。而且这是以扬州府衙的名义借贷的,别想扣在我一个人的脑袋上。只要多借贷一天,那利息都要多付一天,别说本金了,就是利息都能多到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明仁,钱庄的银子不好拿,时间长了若是还不上,是要死人的。”

    陈集涛也知道钱庄就靠低利息来吸纳储户的银子,然后再高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