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861第六百八十六章 朱雀门前,五老叟戏长孙【加长版】(第2/3页)

    也掺杂了历朝历代皇帝的政治作秀在里头,因为古往今来的朝廷,无比以孝道伦理作为治国之本。皇帝如此礼遇古稀老叟,也有做表率,做标榜,用孝道伦理禁锢天下子民以期达到统治目的。

    就比如当今皇帝李二陛下,不就是张嘴闭嘴都将“百善孝为先,治国先治孝”挂在嘴边的主儿吗?

    要说这鸠杖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很遗憾,它既不是虎符,也不是官印,一点实质性的权力都没有。它远不是传说中那种“上打昏君,下打馋臣”的御赐金鞭。不然,这鸠杖也忒儿牛逼了。

    但是,要说这鸠杖一点用处都没有,那也不能这么说。举几个例子,汉朝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殴打持鸠杖老人,后来被廷尉府判斩首弃尸于闹市。同样是汉朝的一位基层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触犯法律的嫌疑,擅自扣留老人。虽然没有殴打行为,结果也被处以极刑,斩首示众。

    还有,大唐律法中也有过规定,凡子女不孝不赡养鸠杖老叟者,男的可判斩首示众,女的可判充入官妓。而且鸠杖老叟若膝下无子女者,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并且一律免税。或者是,有自愿照料孤寡老人的生意人也可获得免税待遇,特许免税开店卖酒,朝廷对其永不征税。

    可以这么理解,这根鸠杖往小了说,这是皇帝对古稀高寿者的奖赏认可和御赐之物,代表着皇帝的面子;往大了说,代表着历朝历代统治者推行孝道的决心和意志。

    如果能得到皇帝这根鸠杖,的的确确可以倚老卖老了。

    这就是长寿者的福利待遇和特权。

    哪怕是长孙无忌这种当朝首辅在当前,他也不可能轻易拂了皇帝的面子,违背了皇帝的意志。

    哪怕心里百般不愿意,他也不可能跟这根鸠杖对着干。

    因此,面对着五位老叟的唾骂和追打,长孙无忌哑巴吃黄连无法还手,只有闪躲的份儿。

    突然,人群中有学子和朱雀门四周围观百姓认出了这五位老叟的身份,纷纷惊呼呐喊道:

    “天啊,这五位长寿翁不就是去年皇上在太极宫中设御宴邀请的五位百岁老叟吗?”

    “咦,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最前面那位身穿褐色袍衫的老叟,正是居仁坊的姜家老太公啊。听说这老太公如今高寿一百有三,他怎么也来了。”

    “天,听说就算皇上在宫中召见他们五人时,都不敢受着他的参拜,听说御宴上皇上屡屡给他们斟酒敬酒哩。”

    “乖乖,一直都听说长安城中有五位百岁老寿星,可惜至今无缘得见。今天居然一齐儿能够看见五位,真是福气啊,天大的福气哇。”

    “嗯呢。听说过百岁而不卒,皆是人瑞啊。不然皇帝陛下怎么会对他们敬若神明般礼待啊?五位老寿星居然一起手执鸠杖追打长孙无忌,我看长孙大人真是造了什么大孽,要遭天谴了哇!”

    “是极,是极!”

    现场四周议论纷纷,唏嘘感叹之声不乏响起,充斥于诸人耳中。

    五位长寿翁老当益壮,居然追着长孙无忌在朱雀门前绕圈圈,一点都不带落后的,紧追紧赶着,将长孙无忌这么一位大人物逼得抱头鼠窜,玩命儿似的闪躲着。

    至于他心中苦不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而坐在孔圣人泥塑下的孔颖达和虞世南,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到了,你看看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