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23章 开国伯常何(第1/3页)

    刑部缉拿库司郎中龚吉,关入刑部大牢仅过一天,刑部就由刑部左侍郎上官仪出面,提审龚吉进行初审。

    正如郭业所料,龚吉本身屁股就不干净,连他本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兵部库司任上干了多少腌臢之事,收刮了多少黑心银子。

    在刑部初审堂上,刑部左侍郎上官仪凭着那本顾惟庸和穆师爷精心准备的账簿,加上长孙无忌授意的连唬带诈和小小的刑讯逼供,居然让龚吉对贪赃枉法,巧立名目大肆敛财等罪名供认不讳。

    初审堂上,上官仪毫不费力地就将龚吉拿下,并签字画押关进了牢中。

    既然龚吉认了罪,那么倒卖兵部兵械器甲、里通外邦等罪名也就变得不重要了,可有可无。

    不管龚吉认与不认其他几个罪名,他都难以逃脱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罪名,而且上官仪的任务便是让龚吉在刑部初审认罪,将其送上三司会审的大理寺公堂定罪,即可。

    剩下的事情,基本上就与他无关了。

    初审一结束,长孙无忌便开始加快进城,派人来刑部提拿龚吉,将其转移并关押入了大理寺的天牢之中。

    能够被关押进大理寺天牢的,不是从五品以上朝廷官员,便是皇亲国戚,这可不是普通罪犯能够享有的待遇。奋斗在初唐523

    长孙无忌乃大理寺正卿,整个大理寺上下不是他的门生,便是他们天策府嫡系一脉的官员。

    所以,对于将龚吉关入大理寺中,正是长孙无忌所期盼的,至少在大理寺中,他想做一些事情都是只手遮天,少了外间的掣肘。

    离御史台、刑部、大理寺所组成的三司会审还有两天,这一日长孙无忌邀约开国伯常何来长孙府,小叙了一番。

    约莫相谈了一番之后,当夜开国伯常何便提着酒肉去了大理寺,进了大理寺天牢中前去看望自己的舅子龚吉。

    此时的龚吉在天牢中享受着独门独户的待遇,虽然去除了枷锁,不过脚上足足二十斤的镣铐还是锁着,在牢房之中走起路来当当作响。

    龚吉不到四十岁,在官场生涯中应属正当盛年之时,他怎么想不通,前几日自己还在库司之中过着呼风唤雨,下属簇拥的日子,今日却已然锒铛入狱。

    他自认自己后台够硬,该打点的业已打点,怎么还会落到如此田地?

    在官场之中贪赃敛财,他龚吉自认并非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也绝非是最贪得无厌的那一个。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做官只为财,大唐的官员又有几个是不贪的?

    清廉如水为官者也有,龚吉也见过不少,但他自认贪赃敛财并非他落到这般田地的真正原因。

    想着琢磨着,龚吉倚靠在牢房干裂的土墙壁上,满脸苦涩地喃喃自语道:莫非,龚某人得罪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龚吉倒是乐观,他自认大唐官场之中,像他这样的官员多如过江之卿,如果这都要杀头的话,指不定要砍掉多少官员的头颅了。

    他想着到时候变卖变卖家里的宅邸和山田,再将府中的藏银统统缴纳到户部,最后再让自己那位皇帝跟前大红人的姐夫常何稍稍运作一番,应该罪不至死吧?

    稍微轻点,革除官职永不叙用,变为庶民呗;最重也不过是个流放三千里,发配琼州岛,到了那边拿着银子打点打点,做个置地千亩、蓄奴养妾的富家翁,也未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