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三章 穷图匕见(第1/3页)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星辰时代》更多支持!

    李经方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件,鲜血顺着他的脖颈子向下流淌,血是热的,但他的脊梁骨却是冷水浇背一般。李经方甚至不记得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只是本能性的疯狂,歇斯底里的咆哮,让这个本来文质彬彬的儒士看起来有些癫狂。

    “还不快把李公子扶回来,难道要老夫出手吗?”

    就在刚才枪声响起时,许景澄也是吓了一大跳,索性李经方没事,他的心才算放下。对于李经方的掣肘,许景澄心里虽然早有怨恨,但是他也不敢让这位权倾天下李合肥的大儿,在此继续丢人现眼。毕竟大清国的脸面,作为公使的他还是要维护的,更何况李经方还是他许景澄的副手。

    许景澄心中依然不禁冷笑,对待这位摊派过来的李参赞的随从,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脸色,言语中不免多有责备之意。许景澄不知道,反而李经方的随从,对这位勇于帮忙的许大人心怀感激,忙不迭的冲进人堆,将有些魔障的李经方强行半抱半架的带走了。

    冷眼旁观的辰风并没有暗中使绊,虽然看不上李经方那股子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做派,但是他也很有分寸。毕竟这位要真是在德意志出点事,难免大清的李鸿章携机报复。

    在辰风心里,不敢妄断这一定是李鸿章所为。可是辰风也绝不相信这位提出“以夷制夷”方略的李鸿章,李中堂就真的如此这般老实的把大清帝国“苦哈哈”心甘情愿的交给德意志,如果和李鸿章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辰风打死也不信的。

    大清国的官在对待这些事情上,总是有意无意的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才智,画蛇添足一把,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们也许不会明着做,但是玩点手段,恶心你一下确是心照不宣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在收了好处以后,还有一分爱国情怀似的。

    辰风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他对这些当婊-子立牌坊的假仁假义实在厌恶透顶。即便辰风不是良善之辈,也同样瞧不起这种下作的龌-龊。虽然有些一竿子打死一整船人的嫌疑,但是辰风可不想将来后患无穷。

    辰风不由自主的对这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大清国官员天然的有一种排斥。辰风宁可自己多费点事,慢慢培养人才,也不想从这些人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过数次的“五胡之乱”,也曾被元朝,清朝异族所统治过。难道这一切都只是这些下贱的外族所强加在汉人身上的吗?汉人自己没有一点错吗?

    直接的说,应该是这些统治者的问题,老百姓像蝼蚁一般的艰苦求存,却为一顿温饱兢兢业业,辛苦劳作。有人说朱元璋是位伟大的帝王,驱赶走了蒙古异族,让我们汉人重新站稳了脚跟,其实辰风对明朝很不以为然。

    为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番邦进贡制”!“八股文”!既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又搞这么多到底为了什么?

    吞并蒙古不好吗?为什么要去防备呢?即想当霸主,又不想让这些蛮夷归于正统。既然享受了万王之上皇者的威望权利,那又为什么存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不尽义务。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沦陷,融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