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五章 三军所持腹心谋(第1/3页)

    王粲所言,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虽说这两年多来南阳通过实行新政,尤其是屯田之策,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但随着刘琮数次用兵,消耗甚大。即便有荆州其他郡的粮草调拨,如今也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这也是刘琮为何不继续东进的原因之一。庐江太守刘勋若不是为了粮草问题,也不会轻易出兵海昏以至于被孙策钻了空子。淮扬间民生凋敝,即便占了皖城,也还要从江夏等地运粮。

    想到那黑压压的俘虏群,刘琮顿感头疼。

    修耕植、蓄军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刘琮的目光,在地图上梭巡了一遍。荆州九郡,除了南阳郡和襄阳所在的南郡,其他各郡的情况都不怎么样。长沙郡本来还好,可张羡叛乱,虽然平定的很快,但多少也受了些影响。至于零陵、桂阳等郡人口稀少,又常有山越叛乱,能不开口向刘表要粮食都不错了。

    自己是否走的太急了些?回想着这几年来的过往,刘琮的眼神有些飘忽。

    “都督,待此间事毕,还是先回南阳,以观时变。若袁公南下,则举兵相应,否则就继续练兵,待明年秋后先平定江东。”贾诩深思熟虑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刘琮点头道:“就依先生所言。”说着,又望向甘宁:“以后水军移驻柴口,兴霸觉得如何?”

    “柴口是不错,可豫章华子鱼……”甘宁所说的华子鱼,就是豫章太守华歆,此人有清纯德素之名,向来为扬州百姓所拥戴,当初扬州刺史刘繇死后,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华歆以没有皇命,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在甘宁想来,若在柴口驻屯水军,则豫章不可不得。只是华歆素有德名,去攻打他合适吗?

    刘琮却没有他这么多顾虑,豫章是肯定要拿下的,否则柴桑、彭泽孤悬于外,不可久持。至于鄱阳、湖口二城亦要分兵驻守,因此豫章郡不但要拿下,还必须有大将在此镇守。

    至于怎么拿?如今自己大破孙策,兵威正盛,而华歆向无韬略,兵微将寡,只需遣使前往豫章劝其归降即可。

    虽然对此很有把握,但刘琮还是做好了华歆拒不投降的准备,亲自率两千明光骑往建昌与魏延、黄忠会合。军至豫章,屯于椒丘,由王粲入城去见华歆。

    王粲入城之后,对华歆说道:“窃闻明府与郡故王府君齐名中州,海内所宗,虽在南阳,常怀瞻仰。”

    这意思就是俺早就听说您和以前的豫章郡太守王朗是大大有名的人,虽然我人在南阳,也经常怀着崇高的敬意看待您呢。

    华歆捋着胡须谦辞道:“我不如王会稽。”

    “若论豫章资粮器仗,士民勇毅,孰与鄙郡?”王粲问道。粮草军械精兵悍卒,您能和会稽郡比吗?华歆微微摇头,叹道:“大不如也。”

    “孙伯符比之明府又如何?”王粲继续问道。

    华歆心说这小子怎么半天还不进入正题,耐着性子回道:“更不如也。”

    “明府言不如王会稽,实乃谦辞。精兵不如会稽,亦如尊言。孙伯符横扫会稽、荡平丹、庐,然遇南阳,先失彭、柴,再丢建昌。及至水军决于湖上,将损吕范,兵蹈水下,战船焚尽,水寨不保,不得不弃城远遁。”王粲目光炯炯地望着华歆说道:“近日之事,想来明府已有所闻,今欲守孤城,自料资粮,已知不足,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