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章 弃笔从工(第1/2页)

    一些人虽然连连摇头,但大家看到如此多升官发财机会,并且还可以美其名曰学以致用,大家纷纷报名。

    梁琏就是时而其中一个,梁琏出身贫寒,小的时候一面帮助是铁匠的父亲打下手,一面读书。

    但梁琏学习非常之后,如果在太平盛世早已经参加科举考试了,但现在国家天崩地裂的,科举选士时而废止,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童生。

    今年情况稍稍有所好转,为了推行新政,衙门大量启用读书人清丈土地,清理户口,抄写各种公文、书札。

    很多年龄较大需要养家糊口的,很多感到科举无望的读书人都跑去充作书吏,虽然书吏与普通衙役一样只有6两银子,但若再加上份子钱什么的,足足抵得上一个中等人家收入。

    梁琏年轻气盛,本来也想到马平县衙门谋求一个书吏差事,但周围亲朋好友连番劝说,若是干了胥吏这个卑贱的工作那么就不能再参加科举考试了。

    为了避免如元朝那样胥吏治国,大明官与吏区分得非常严密,朱元璋规定一旦成为胥吏,那不但是贱职,而且永远不能当官。

    现在听到王爷准备重用书吏,梁琏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王府一个书办一一进行了登记,询问姓名,年龄,读了那些书,父母职业,有什么专长之后,就让自己等待,以便上面酌情安排。

    听到梁琏报名去当书吏,作为匠人的老父坚决不干,大明讲究士农工商兵五个等级,在民间匠人身份本来不高,好强的父母为了摆脱这个身份拼命凑钱供梁琏读书,以求广大门楣,谁料到梁琏还是要去当下贱的胥吏?

    梁琏一再解释,但一时半刻只见还是难以打消老父的顾虑。

    如此闹了两天别扭,到了第三天衙门一个差役赶到梁琏住处,将一个书札递给梁琏。

    看完书札之后梁琏微微一怔,随后笑了笑对围过来的父母说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这是王府给孩儿聘书,让孩儿到王府任职。”

    王府?那不是西宁王李定国手下吗?父母显得非常兴奋,一个个一再追问王爷委派了什么职务?

    梁琏微微叹了口气道:“也没有什么职务啊,王爷让孩儿到军械所当学员,参与军械制造?”

    梁父一听怔住了,摇了摇头道:“这,这什么世道呢?老子干匠人尝尽了人间冷暖,辛辛苦苦的供你读书,怎么想不到你竟然也要去干这匠人,你是读书人,怎么干这种事情呢?”

    梁琏摇了摇手道:“父亲大人,这,这不太好吧,你看看,上面这样写的:军事之利,军械为先,马平童生虽出生工匠世家,但教授、教谕更认为其学识渊博,勤勉任事,现聘为王府军械所学员,学员期间年俸15两纹银,以为大军制造精良兵器。”

    父亲大人,你想想,这年俸可足足有15两纹银之数,一般手艺的工匠怎么可能拿到这样高的年俸呢?

    除此之外,上面还盖了王爷的印章,看来王爷特别重视这个,否则的话怎么可能盖王府的印章呢?”

    梁父还是显得颇为不满道:“即便这样又如何,做这匠人太辛苦了,为了告别匠籍,为父省吃俭用的就是希望你能够摆脱这匠籍身份啊。”

    梁琏摇了摇头道:“父亲大人,还是让孩儿去闯一闯吧,毕竟在王府当差,只要孩儿尽心尽力,不相信混不出一个名堂。”

    听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