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章 读书目的就是学以致用(第1/2页)

    为了铸造火炮,,李定国除了借助胡本初等各地行会工匠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动各地县学、府学里面的监生。

    在大明的时候,除了国家有国子监供学子读书之外,每个县还专门设立贡院,配备一个教谕教习20名贡生读书,每府也有一个教授,教习0名贡生读书。

    能够进入县学、府学的多为秀才出身,也就是参加省里学正组织得考试高中秀才的,为了鼓励大家读书,朝廷不但在税赋方面进行优惠,而且每个贡生每年还发放一定粮食补助。

    如今天下大乱,满清大有席卷天下之势,但各个县学、府学还一片祥和,大家每天诗词歌赋,好像还生活在太平盛世。

    李定国颇为不满读书人的表现,有时细想为何日本不能侵占中国全境,最主要的还是当时宣传太厉害了,全国各地不但有很多报纸进行抗日宣传,很多学子更是身体力行,如此全国才有同仇敌忾的决心,如此正面抵抗部队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敌后民众才感受到全国抗日热情,大家不畏艰难进行最后抵抗。

    在明清之际可好,反正满清来了最多剃成金钱鼠尾巴,只要自己学问好还可以高中举人、进士出来当官(特别是前期,很多读书人不愿意出仕参加科举考试,竞争不太激烈,满清任命的有的县令竟然是文盲)

    在穿越之后,李定国兴办《国民报》颇为借重读书人,很多县学、府学才识优秀的都成为编辑,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或者投稿《国民报》,以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以文字方式发出来。

    除此之外,推行新政,由于各地衙门书吏、衙役比较少,也颇为借重读书人,根据自愿原则,各县、各府贡生多走出书院参与其中,有的更是任命为书吏,乡长什么的。

    虽然如此,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行动起来,大家还在观望,大家还在书院里面吟诗作画,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李定国让柳州知府龚铭将所属各县贡生全部找来,这天带着刘远生、龚铭、金维新、杨英、管嗣裘一行人来到柳州书院,以进行动员。

    脱下往日穿在身上的铠甲,穿上蟒袍(李定国为王爷),来到书院大院子里面,只见两百多个学子坐在蒲团上面。

    李定国来到案几前面,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问好然后坐下,清了清嗓子,李定国开口说道:“各位,大家都知道我李定国乃武夫出身,只读过三字经,读过论语、孟子、战国策、春秋、唐诗宋词的部分章节而已(小的时候语文有教),但更喜欢看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就像史记、资治通鉴等23史(历史书籍,这个时候明史还没修订,清史稿更是无从谈起,故只有二十三史),工匠技术(物理化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也多有涉猎,而八股文什么的则是七窍通了六窍,实际上是一窍不通,实在算不得一个读书人。”

    众人颇为惊讶,李定国自小投入军伍之中,有的更是传言乃文盲(张献忠读过书,不可能对所收义子不教习读书),虽然现在立下天大功绩,但众人想不到竟然还读了一点论语、孟子、二十三史。

    特别是二十三史,大家虽然多是秀才出身,但因为科举考试不考,大家涉猎不多,一个个都颇为惊讶,大家也来了兴致,一个个睁大眼睛听李定国娓娓道来。

    但让大家颇为失望的是在一段开场白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