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章 训练团---王爷的禁卫军?(第1/2页)

    七月下旬,第一期200多名学员正式毕业,在戚继光《练兵纪实》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军官训练方法。

    大多数学员过去本来就是带兵打仗的,很多更是军中猛将,过去大家完全凭借个人经验,个人好恶行事,很多东西没有细加斟酌考虑,很多事情没有进行系统性总结。

    在经过近三个月学习与摸索之后,在与军中同行朝夕相处相互切磋之后,过去零零碎碎的碎片重新得到汇总,很多过去不明白的逐步搞明白了。

    在三个月中(黄埔第1期也不过七个月),学员之间不断增加沟通了解,更重要的是大家了解了军纪,掌握了现代队列训练,现代军礼训练,掌握了十八般兵器,掌握了鸳鸯阵法,掌握了一些排兵布阵、行军宿营的方法。

    看着大家一个个自信满满,大家眉宇之间传递出来的刚毅、自信,李定国内心暗自感慨不已。

    为了庆祝大家顺利完成3个月学习,李定国决定为第1期学员组成隆重的毕业典礼,亲率广西巡抚徐天佑、巡按吴德操与在梧州的主要官员、将领共同出席。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在一片欢腾声中,大家穿着带着头盔,穿着崭新的作战服踏着正步喊着口号走来。

    由于火枪已经发明,全身披挂铠甲不但非常之重,而且在50米内根本不能抵挡住火器射杀,再加上南方气候非常炎热一个个叫苦不迭。

    以编练新军为名,重新确定礼服,那就是夏天棉布短卦,冬天棉衣。

    在作战的时候,大家都戴着头盔保护脑袋,胸前则是一块钢板或者锁子甲什么的,双手、后背则没有什么防护。

    为了让大家看起来精神抖擞一点,大家腰上都束上武装带,武装带上可以悬挂大刀,可以悬挂火药、引药、钳子等。

    除此之外,大家背侧跨公文包,公文包里面装上各种文书。

    一些学员对这种装备颇为不满,双腿、双手、后背没有防护,这不是故意露出破绽吗?

    看到大家疑惑,李定国一面通过实地实验,让大家看到一般铠甲在50米以内根本防不住火器,另一方面激励大家,昔日秦军不是这样吗?

    为了激励大家,平时李定国也是这幅打扮,上行下效,新的军服逐渐在学员中间推广。

    大家进入场地之后,一小队一小队喊着口号,敬着军礼从检阅台走过,然后在下面整齐列队完成,等待颁发证书。

    检阅完成之后,李定国从检阅台走下来,再次近距离检阅分列队形站好的学员,然后回到大家前面,讲明开办军官训练团的意义,讲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意义之后,然后回到检阅台上,在一个个唱名之后,亲手颁发毕业证书,亲手赐予军刀。

    大家一个个喜形于色,大家不过是草莽出身,现在竟然从学校里面毕业了,看着前面银质封面的毕业证书,看见剑柄上雕刻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字样,一个个感慨不已。

    看着这一幕,广西巡按吴德操问旁边的兵部侍郎刘远生道:“刘大人,自古以来只有科举考试,哪有这种军官训练团?这不是江湖上所做的那一套吗?祖师爷收弟子,弟子拜师学艺,然后再行拜师礼,谢师礼。这,不过是弟子出山而已,有必要搞得这样隆重吗?我们科举考试中了举人、进士的,也没有搞得这样隆重啊。?”

    刘远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