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简介:铁模铸炮与罗德曼铸炮(第1/3页)

    (各位书友,新年快乐,东方祝大家羊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自从明朝中后期以后,最早制造出火炮和管型发射兵器的中国(在宋朝就造出来)在火炮火枪工业上面已经落后于西方了,不过明朝大臣和皇帝是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所以基本上比西方没落后多少,往往是西方人刚刚发明出来没多久,明朝就拿来仿造出来,甚至还进行改进。如明朝仿造了很多大炮,有些崇祯时期制造的大炮一直到战争还在南方沿海城市使用,明朝还造出了燧发枪。但是到了清军入关后,清就差远了,出了在初年南下攻城需要以及平定三藩和台湾郑氏这一段初期时间让西洋人和戴梓等人制造了一批火炮之外,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改进火炮技术的措施了,甚至有不少明朝有的技术都丢失了,如开花炮技术。而且满清上层好像不重视火枪,可能是明军装备前装滑膛火绳枪的士兵表现太差劲,以及前装滑膛火绳枪威力小、射速慢给八旗带来的错觉,认为火枪没用,但是雅克萨之战清军应该从沙俄手里吃够了苦头啊,看来也许是八旗兵不善于使用操作相对弓箭复杂而又可能炸膛伤人的火枪(当时技术导致质量不好),交给投降明军使用又不放心的原因吧。毕竟火枪可以人手一把,难以控制谁知道是否有人会突然反清了,而火炮是多个人操作的比较笨重,容易控制。总之,说清朝一点也不重视火器,也不完全正确,应该说是比较重视火炮但对火炮技术的升级出了康熙前期(处于平定三藩等需求)有些看重之外,基本上一直到战争使用的依然是明末的技术为主,而对于火枪基本上是忽视。所以在康熙到乾隆这一段时间恰恰是西方科技拉大与中国的差距的时期。

    但却在19世纪0年代,当时的清代的龚振麟却先一步出现了铁模铸炮技术,而西方这一项技术到20多年后才出现。铁模铸炮技术出来之前东西方都采用泥型铸造炮,而泥模不仅制造时间长(加上干燥至少要1个月),而且泥模虽然说经过烘干但里面依然有水分,而且铸炮灌入铁水后,高温必然让那些水分变成水蒸气,进而水汽进入铁内,从而造成铸造出来的火炮有蜂窝现象,这样的炮容易炸膛,所以为了减少炸膛的可能性,泥模制造的火炮通常都是壁非常厚,而孔径小(放的炮弹就小)威力小,所以往往战争时期清军的一门几千斤乃至上万斤的铁炮射程和威力比英国人轻便多的舰炮小。而且泥模造炮还有个特点就是一次性使用(铸造完毕后,将泥模打碎取出炮筒),没有重复使用,这样不仅工期长,而且还造成铸造出来的大炮口径不一,从而没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炮弹。

    下面来讲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造炮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的清代反而比西方早出现了铁模铸炮这种先进的技术这令人堪称奇迹的事情来,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原因。

    1,中国古代技术的积累和当时外来的压力

    其实这个铁模铸造法不是什么新东西,中国很早以前就用铁模制造工具,在战国时代就用铁模成批铸造生铁农具。而龚振麟铁模铸炮(见《铸炮铁模图说》)的铸造工艺就是借鉴了很早就有的铁模制造其他工具的工艺,当然了比起那些比较轻的工具,用铁模来铸造重达几千斤的火炮来确实做了不少技术和工艺上面的改进。

    而当时正在战争期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