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4章 探访醉莺楼(第1/3页)

    刘子胥在我们劝说下,方停止了哭泣,缓缓地说起了他跟金可莹的故事:“我家原来在滦州城内,家底还算得上殷实。五年前我认识可莹的,有一天,我和众兄弟去醉莺楼喝酒……,就偶然中认识了可莹,那时候她才十五岁,人美,歌喉好,尤其是长袖舞,让整个滦州城都震动了。我经常去听她唱歌看她跳舞。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我填词,她谱曲,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真是……”,刘子胥抽抽噎噎哭了起来,再也说不下去。

    我们这个时候也不劝,知道这种事情你越劝他哭得越厉害。好一会,刘子胥哭声低了,才接着说道:“我家原来还是有些田产的,后来父亲作生意蚀了老本,我又……我又整天往醉莺楼里扔钱,以至于家道中落,老父亲和老母相继病死。家徒四壁,再不让我进醉莺楼。房子田地又都被我卖光扔到醉莺楼里了。没办法,我才被迫搬到城外来住。平常替人家抄抄写写混口饭吃。”

    “金可莹并没有因为我穷了就嫌弃我,经常偷偷带着一个小丫环跑到城外来找我。我们还是在一起填词谱曲,她常常自己花钱请我饮酒唱歌跳舞,时不时还给我一些接济,是她给我了活下去的勇气。”

    “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两年前,记得好像是春天,桃花开了,她带着小丫环乘车来找我去踏青,我们喝酒、吟诗作赋,好不快活,直到下午,她才乘马车离开。那以后,我就再没见过她。”

    宋慈问道:“你没去找过她吗?”

    “当然找过,而且不止一次,醉莺楼的说那一天她出去了就没回来,我不敢说她来找我了,怕他们找我麻烦。”

    “你能记起来是哪个月吗?”,宋慈问道,他清楚那欠条上月份不清楚,很可能字条上的那一天,就是金可莹被害的时间。

    刘子胥低头回忆了一会:“应该是三月份,因为我记得那天我们还讨论到三月三应该找个可以游玩的地方,去玩一下,结果就永远没有机会跟她在一起了!”

    宋慈问道:“你方才说,金可莹每次来找你,都带了一个小丫环,你知道这小丫环的名字吗?”

    “名叫春芽。”

    “现在在哪里?还在醉莺楼吗?”

    刘子胥摇摇头:“不清楚,我那以后再没去过醉莺楼。”

    沈师爷插话道:“大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派人把那个叫春芽还有醉莺楼的,一起传来问话?”

    宋慈想了一想,说道:“不,把她们喊来,就会使得她们有时间准备,我看我们应该亲自到那个醉莺楼,去会一会那里面的人,摸一摸真实的情况还是比较好!”

    我点头同意,表示这样最好,可以打个对方措手不及,来不及准备,这样找到的线索应该是最真实的,同时表示要跟宋慈一起去。宋慈起初不同意,后来见我比较坚决,只要同意了。两位美女见有好玩的,也嚷着要去,尤其是杨婉清不断地对我撒娇着,逼得我不得不同意。最后,大家迅速地把自己打扮成富商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什么破绽。而两位美女也女扮男装,不仔细看也看分辨不出男女之别。

    我们也带着刘子胥一起赶往醉莺楼,而我们的护卫我们的侍卫们也乔装打扮先行出发了,而我们的身边只有四名侍卫装扮成跟班,随时保护我们的安全。

    听刘子胥说过醉莺楼有酒楼,可以到里面吃饭,我们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