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7 国界线旁的滦河承德村(第1/4页)

    第87章国界线旁的滦河与承德村(北亚演义篇)

    (本身是放弃继续往后延伸,但是有个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了,那就是亲爱的老婆大人主动请缨地往后写下去,不过风格不一样,要来个演义版本的想象性的架空小说。我也乐见其成,马上同意来个大换血似地创新,顺着我故事背景演绎出许多小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也未尝不好!我建议她从带括号的68章吐蕃篇开始演绎,包括后面的西辽篇,大理篇,中南半岛篇,南亚篇,中亚篇,北非篇,西亚篇都可以选择个简单点的熟悉点开始演绎,但是她害怕我已经把情节及结果限制死了,没有海马天空自由发挥的空间了,就要求接着北亚来写,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历史资料的限制,可以通过自己想象思维任意发挥,创造出现代版的宋代故事来跟大家分享!我也觉得中蒙及北蒙的统一已经超出了真实的历史范围,就答应她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历史的逻辑发展的空间,完善历史的遗憾,也弥补读者的遗憾!)

    燕山山岭旁,滦河水系中段有两座非常普通的小村庄,滦河村在滦河西南边,承德村在滦河东北边,两村隔河相望,平时有小船来往,人来人往,交往频繁。

    这两座小山村由于刚好坐落在中蒙国及南蒙国分界线——滦河旁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现在又赶上了中蒙国跟六国联盟国对峙的阵势,成为双方重兵驻防的主要地点,一时间非常地热闹非凡:众多的军人络绎不绝地来来往往,众多的快马进进出出,许多商贩也趁机从各处涌来不放过战争的商机。

    滦河村有三百多户人家散落在滦河西南边各处,多以薛姓为主,似乎跟唐朝薛丁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而其后人遗落到这个小地方繁衍生息;而滦河东北方向的承德村也有三百多家,多以杨姓为主,似乎跟北宋抗辽英雄杨宗保有一些关系,从其旁支繁衍发展壮大起来的,后定居于此。两姓婚丧嫁娶来往频繁,已经亲密如一家人。

    但是,两个村落风风雨雨地经历了战乱的考验:先是金国的统治逐渐的崩溃,导致东北地区失去稳定,接着蒙古骑兵占领此地,使得众人不得不躲避战乱而进入燕山山脉以保存自我,而后北方众多义兵兴起,各勾心斗角,各为其主,争乱纷纷,经常导致村庄被战火摧毁而经常不得不重新建造,好不容易蒙古骑兵攻占燕京后,局势刚刚好转,百姓生活逐渐稳定发展,孰不知成吉思汗暴死,蒙古国分裂成三股势力,而后中蒙国及南蒙国分别扩张,导致刚刚好转的生活又被战争打乱而陷入恐慌之中,最后,两国的国界正好以滦河为界,活生生地把两个亲密无间的村落化成敌对村落,经常遭受到对方骑兵的抢掠,两个村落成为报复的对象,经常被烧毁或者财物被掠夺,同时村落的青壮年被两国分别征兵而陷入厮杀中,而妻女也经常被对方敌对国掠夺而走。

    滦河村的村长是薛青山,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做薛大山、薛二山、薛小山,其中薛大山跟着读书人读过几年书,自己对书非常爱好,平常除了上山打猎,就是整天读书,在小山村比较有名,滦河村的许多书信都由他代为书写。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叫薛幼翠,年幼1;还有一个叫做薛幼梅,年方13岁,都在一年前中蒙国袭击中被掳走,而她们的母亲为了保护年幼的女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