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章 西夏目标呼之欲出(第1/4页)

    下午,没有什么事情,就边陪众女游览我们居住的紫宸殿里面的风景,边讨论阵法的具体操练细节,因为明天我们就要同太子正式开始练兵啦,到时候,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生怕还有什么细节没有完善。为了防止出现纰漏,我让众女分别汇报各自负责的工作,让大家来个“头脑风暴”,用大家的智慧发现还有没有什么小细节没有顾及到,然后再加于完善,这样我们又观赏了园景,又有说话的话题还解决潜在的实际问题。在讨论阵法的时候,不知道我们时候,是谁引申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一旦掌握兵马,下次对付谁,跟金讲和了,不能打了,难道等到蒙古国灭亡金国后,我们再出手吗?如果长时间没有战争的考验和实战的操作,估计大宋的兵马又要养成老爷兵的恶习。

    这的确是个问题,下一步拿谁练兵和开刀,金国不能打,蒙古不相连,打不着,那剩下的就是最西边的西夏或者周边的几个小民族政权:大理、吐蕃、南边的越南(越南李朝1009——1225年)等都可以练兵,关键要看对以后的局势有帮助。众女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统一众人的智慧,得出最后的结论:攻打西夏进而灭掉西夏都未来战局有大的帮助,可以直接同蒙古国接壤,进而为联合金国攻打蒙古奠定基础,如果我们不攻打,最终蒙古国也要攻打占领,反而增加他们的实力,不如我们主动进攻,灭了西夏增加我们自己的力量;如果攻打周边的小国家,除了练兵外没有任何意义,反正给自己带领麻烦:一个是统治他们需要大量兵力,第二同化他们还需要时间,同时我们也还没有夺取政权,没有配套的改革措施跟上,结果同化效果肯定很低,第三我们同蒙古决战的时候,这些国家不能给我们带来麻烦和一些骚扰,从而相信我们的兵力的使用。

    我们从这个集体智慧中,又继续演化未来的形势,如果成功灭掉就形成新的三国演义局势,这个时候,李飘逸突然考虑到一个后续的衔接问题:西夏同我们南宋并不接壤,西夏名义还是金国的进贡国,我们要打它,就要给金国施加压力,不能使他们临时救援西夏,所以,趁现在还在谈判,我们现在就把我们的意图给金国明说,我们要教训一下西夏,希望金国不要插手我们大宋和西夏的恩恩怨怨(历史上的西夏多次不遵守合约入侵北宋的疆土,还掠夺大量人口牲畜,后来金国灭了北宋,西夏就同南宋不接壤了,也就没有什么岁贝和入侵的事情了),金国愿意借道就好,不借道我们就从吐蕃借道,如果吐蕃不借道就强行先打吐蕃,强迫他们借道同时强行占领吐蕃的少部分土地为了将来连接西夏土地打下基础!

    说道此,我再次钦佩李飘逸的聪慧伶俐,从一个问题马上可以衔接到另一个问题,真是拥有好的跳跃性思维,估计这样的人数学和逻辑学学的很好,我到时候私下问一下,她在大学学了哪些课程,喜欢什么课程!拥有这样思维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高人(像诸葛孔明,司马懿,曹操等都是有这样思维能力),幸亏这样的人在我这一边,如果我发现有这样思维的敌人,第一个就是要绑架过来或者刺杀掉,早点消灭隐患,这样的人在关键时刻能够抵的上千军万马,许多帝王的成功就是身旁有这样的人再辅助:像姜子牙辅助周武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