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宠辱不惊(第1/2页)

    大将军赵括以一万御林军,一战大破五万叛乱林胡士卒,御林军折损的士卒,竟然不过百人之数,此战完全打破了战国之世冷兵器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常规。消息传来,不啻于一声春雷炸响在天际,赵国邯郸朝野上下震动了。

    批阅竹简奏章的少年赵王丹连饮三爵美酒,高声赞道:“大将军赵括,壮哉!”

    赵王丹一直以赵括这千里马的伯乐自居,赵括的连番大胜,让酷爱面子的他那欢欣鼓舞自心底一点点地散发出来,此时,赵王丹对自己识人之明,唏嘘不已。

    在深宫中咿呀颐养天年的赵太后,连连顿着拐杖,沉声道:“好个赵括,真乃天赋奇才!”

    赵太后对赵括——这赵国王室的后起之秀,一直青眼有加。这不仅仅是因为先赵惠文王临终前的嘱咐,更是因为强悍的赵太后,那一双慧眼看出了赵括那颗对赵国的赤胆忠心,更欣喜地眼看着赵括从一颗生机勃勃的小树苗,一步步长大。“不知老身,能看到此子长成护卫赵国的参天大树否?”接着,赵太后眯着眼睛叹息道。

    沉浸在丝竹歌舞中的平原君赵胜,闻讯大喜,在满堂门客面前,他努力克制着,差点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老半天后才吐出一言:“此等大胜,舍大将军赵括其谁!”

    当初赵括铲除秦国黑冰台驻邯郸的老巢——眠月居时,毫不客气地折损了平原君长子——少原君赵德的面子,但平原君赵胜却不以为忤,反而从赵国朝政大局计,处处提携赵括,更训斥其子少原君赵德和赵括多多亲近。

    因为,门客三千、相人无数的平原君,早就看出了赵括终有一日成为赵国中流砥柱的潜力。此时,又闻赵括之惊天大胜,平原君赵胜更加证实了自己的推断。

    以赵括笔练习赵字的上卿蔺相如,闻讯面lu微笑地搁下毛笔,缓缓地理着三缕长须,心下欣慰道:“此子,果然大才也,蔺某真是没看错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上卿蔺相如才是赵括的第一个伯乐。当初上卿蔺相如代理赵国丞相职务时,正是他向赵惠文王力请,令赵括主持军器坊的事务,赵括这才有了一方用武之地。

    “为大赵力荐贤才,此一乐也;此时贤才,屡立大功,岂不更乐乎?”心下想着,上卿蔺相如面上的笑意渐渐浓郁起来。

    呼呼风声中,卖力地舞动长戟、打煞筋骨的上将军廉颇,听到此消息后,猛地顿住身形、惊在当场,许久后才缓过神来,自言自语道:“这马服子赵括,莫非真是天赋奇才?”

    此时赵国北边的防御,虽是以李牧为主,但身经百战的廉颇,对林胡、娄烦、东胡、匈奴等游牧部族战斗力之强悍,也有所耳闻。赵括这一战竟然胜得如此漂亮,以一敌五,大胜、全胜,廉颇不由得不震惊。当下,廉颇找出羊皮,给他的亲弟弟——云中郡守廉柱修书一封,他欲问清此战的究竟。在他看来,这马服子赵括常日里喜好夸夸其谈,此战必有夸大之处。直到数日后,云中郡守廉柱回信来到,看清信上内容后,廉颇不由得又被震惊了一把:“奇才,真乃奇才!”

    最为激动的,要数马服君赵奢了,这位战国之世顶尖的名将,对刚刚年满十六岁的儿子——大将军赵括,越来越看不透了。武者,一战大败燕军,次战剿灭马贼,再战奇袭注人,再战平叛林胡;文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