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601章取经,缺乏真经(第2/4页)

    规模的借机会贪腐敛财

    华夏这些官吏的德行,大体上都算是有传统的,没有利益的,便是光打雷不下雨,转发转发再转发,学习学习再学习就完事了,而一旦有利益的,便是听到风就是雨,官吏贩卖人口的罪行也可以推脱给上令和流程,而百姓门口砍棵树都能罚得其倾家荡产。

    所以斐潜对于五方上帝教的所谓什么真人,一概都不提及。只不过是处于整体战略的考虑,才没有下文呵斥谯并等人的这种拍马屁的行为。

    道教是一种工具,儒教也同样是一种工具,如果说将工具当成了自己的本命,也就自然是本末倒置了。

    黄巾,五斗,道经虽良,用者非善。斐潜缓缓的说道,蛊惑生死,虚言天国,最终不过是一小撮野心之辈如今思之,当引以为戒

    所谓杜撰经文,自是不可用之庞统默默点头,过了片刻之后说道,就是这「真经」究竟是该给什么

    在陇西的谯并,说斐潜已经定了什么真经,实际上是说谎了,他只是为了敷衍韦康而已。

    实际上斐潜对于这个问题,依旧很是头疼。

    这是一个很大,也很难的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黄巾,五斗,在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之中的宗教,最终都走向了愚民,以蛊惑,欺瞒,诈骗等等手段,摄取钱财,三七分账,贿赂官员,形成地方性,甚至是地域性的那啥啥

    其实这些穿着宗教外衣行骗的家伙,不是官吏看不清楚,也不是上位者完全都被蒙蔽,而是有时候上位者也不怎么愿意下位者去思考,更不想要推开压在民智上的那些石头。

    真要是民众都开始思考了,那路灯可不够用了啊

    故而相比较让民众开智这件事来说,封建王朝的这上位者,更喜欢使用宗教去麻痹。

    道教,佛教,儒教。

    没错,儒教到了后期,也成为了类似于宗教。神神叨叨的各种礼法和规矩,不就是和其他宗教一样的清规戒律么到了最后,儒教也无法摆脱唯心的困扰,到了王明阳之处,心即理,还有鼓吹什么生而知之的,除了斐潜这样的怪胎之外,又有什么人可以生下来就知晓古今未来的是不是也就跟佛教的心中佛及其的相似了

    后世之中,有一些的人不喜欢绕来绕去,喜欢直来直去的,不管是被捅还是捅别人,一刀下去就要见到血最好,然后看到古代,亦或是其他什么时候绕来绕去的事情,就觉得很不开心,就烦躁起来,觉得浪费时间,可是这些人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他们会变得急躁,焦虑,喜欢简单直接的东西,不喜欢动脑筋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样,是从小时候一生下来就是如此么那个曾经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追问为什么的小人儿,又是在什么时候被击溃,被粉碎,消失不见了

    还是那句老话,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更愿意接受哪一种人,有贼心的,还是有贼胆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封建王朝之中,就是培养这些喜欢简化,不喜欢思考,也对于外界世界没有好奇心的民众,但是随之整体社会的思潮也渐渐的退化,使得华夏举步维艰,闭关锁国。

    所以,斐潜更想要的是使用宗教的教化效用,而不是宗教的另外一个作用,麻痹作用。

    阶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阶级还能流动,那么整体社会就还会具备一定的活性。

    有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