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86章贤弟明白否(第2/4页)

    没一搭的回应着。

    远远的,有一些百姓看到了高梧桐的队列,便是不由得站在了路旁,他们不敢阻扰军队行进,只是带着一种让高梧桐难以描述的眼神望着,随后深深的弯腰致礼,紧接着就有些零散的声音响了起来,打断了允二和李逢的在左右的呱噪

    大汉万胜

    骠骑万胜

    然后更多的百姓加入了呼喝的行列,万胜,万胜

    不知道为什么,高梧桐忽然觉得心中那些烦闷和忧虑淡化了许多,然后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的微笑

    长安醉仙楼当中,一间小厢房之内,两人对坐饮酒。

    其中一人举着个酒杯,一肚子的牢骚往外倾倒。

    两年前,不,三年前,小弟就说过,此子非寻常之人,不可等闲视之可是在下兄长却说要慎重,要慎重说上庸一带,三路皆通,麻烦极大,问题很多,要慎重我当时听了,也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骠骑骑兵出函谷,急袭许县,天下震动,小弟我再次说此等动辄天下惊之辈,当及早进行谋划然后呢,骠骑退兵了,我兄长又说再看看

    这一慎重啊,这等等看看啊

    上庸之地啊,虽说南北皆有山,但通达三州,地小人微

    申仪摇着头,酒杯里面的酒水晃荡着,洒落了不少。

    申氏为上庸大姓,地方豪强。在上庸一带具备很强的地方实力。

    上庸这一块地方很特殊。

    或者说华夏之地何处不特殊成大一统者,必然是大毅力

    在历史上,上庸大体上和青徐的泰山军类似,是属于半独立的状态,直至司马懿击败孟达、迁移申仪至雒阳,也就是地区新城之乱后,才彻底消除这里的隐患。

    上庸在上古时期,是为古庸国,为容成氏后裔,在黄帝时的容臣开始慢慢形成。古庸国在武王伐纣之时,曾经是西方八国联盟之首,在春秋战国时期,古庸国甚至主动出击攻击楚国,屡次的胜利让古庸国对楚国失去戒备心,认为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然后自然就是被锤了。

    楚庄王联合秦国和巴国,三国共同夹击古庸国,最终灭了庸国,三国瓜分古庸国,然后直至后世,也是陕蜀湘三地瓜分其地。

    古庸人擅长制器,擅长筑城,传闻西周雒阳城雒邑就是庸人所修筑,因此庸人也被称呼为墉人。

    张鲁还在汉中的时候,因为他也无法实际性的控制上庸一带,所以只能是缩在南郑一带,像是西城上庸一带一直都是委任,甚至是连人都排不进去。

    后来斐潜攻克了汉中,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的考量,斐潜也没有对于汉中上庸的大户进行什么动作,也几乎等同于委任。黄成在上庸练兵的时候,一度掌控了上庸县城的统御权,后来黄成调离,张则捡了一个便宜,但是不管是黄成还是张则,实际上对于上庸的控制也并不完全。

    上庸周边,山林众多,一些山寨坞堡几乎是控制了所有能够耕作的区域。

    张则的手下最多就是在上庸县城内还有一些控制权,出了县城便基本上是上庸大户的范围了。这也是为什么魏延在上庸境内来来去去,进进出出,却很少有信息被报给张则的原因。

    这也是上庸一带豪强大户的看家本领,在历史上甚至东倒西歪的沾了不少便宜,直至三国后期才算是被彻底消灭,而且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上庸的这些豪族大户,也是导致关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