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节奏(第2/4页)

    是一文不值。但是闹事的羌人部落如果多了,就棘手了。就像是后世,零星的时候就像是个屁,但是屁多弥漫开来,串联在一处,就成了毒气,上上下下的官吏脸都会发绿。

    尤其是关中士族子弟,他们对于羌族之乱的事情,其实还是记忆尤新。

    在汉代之处,西羌问题就是在河西区域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突出,不仅仅是因为河西民族构成复杂,也有是因为汉王朝之中,将河西作为制边政策推行的重点地区。

    也就是试验田

    如果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历史,大体上都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看着历史里面的某个大人物或是小萝莉,呃,小喽啰,做出这样或是那样的事情,一种旁观者的优越感多少会有一些在心中升腾而起。

    然而那些身处历史当中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他们不可能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清楚当下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未来的变化,于是就不免会出现多种的分歧,不是因为傻,也不是因为苯,只是他们看不清未来的迷雾。

    就像是后世谁也意料不到一场新冠就能扯下鹰酱的内裤,露出屁股下的那些黑来一样,否则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还是很多人觉得鹰酱是牙尖嘴利,脑袋上面的毛油光发亮,一副天生的自由绅士

    那么20年的时候,就可以嗤笑在世纪初零几年的那些人,都是白痴是傻瓜了

    显然有失偏颇。

    汉代,也是如此。

    汉代之中,对待胡人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一些胡族的主体力量驱逐出去,如对匈奴便是这样二是将一些胡人的主体力量封闭在荒遐地域,如对羌人便是如此。

    匈奴是一块试验田,西羌是另外一块试验田,但是很遗憾的是,汉代两块试验田当中的庄稼,大都没有种好。

    驱逐匈奴,吃力不讨好,勉强算是驱逐成功了,但是好处却让鲜卑抢了去,汉王朝并没有控制大漠。

    在西羌这里,因为羌人的生活模式其实已经在秦朝之前,就和华夏有了很多交融,所以羌人和匈奴不太一样,羌人虽然畜牧业仍然是主要方面,但农业的比重显然在增加。

    羌人在逐渐进入农耕的过程当中,农业经济比重的增加,必然会造成畜牧业失去部分牧场,促使牧民向新的地域游牧,而农业生产条件的要求,也使得农耕者必然会追逐更肥沃的易垦土地。

    而汉王朝的严防死守,甚至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明显偏袒,使得羌人无法表述自己的情绪和要求,自然就越发的导致羌人的忿恨不平。

    先零羌就要求汉王朝许其北渡湟水,逐民所不田处畜牧,也就是说看着那些地没人光长草了,请求给羌人放牧,但是遭到了汉人的拒绝,于是先零羌后来就攻城邑,杀长吏,强行占据土地,使用战争的方式达到目的,便是先零羌叛乱。

    如果说汉初对于匈奴,对于西羌的政策和战争,还有一些维护国家主权,保护领土靖安的味道,但是到了东汉之后,对于羌人的隔离和统治,各种不当的政策和手段,贪腐的地方官吏和各种苛捐杂税,则具有很大程度的歧视与压迫性质。

    因为在东汉之时,一些羌人已经不能完全算是外族人口了,在汉宣帝之前,已有部分羌人被汉王朝迁到内地为汉人守塞,也正是因为羌人不断内迁,所以也有了东西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