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84章陈鲁无奈,市坊顿悟(第2/4页)

    斐潜,这个家伙,从北地上郡开始,就一路没少打仗,然后竟然现在没有被这么多的战斗拖垮,这个事实让鲁肃很不可思议。当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最后不也是要靠下达罪己诏来平息民愤。当然,汉武帝罪己诏其实也不是汉武帝真的要承认自己错了,而是另有其政治目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汉武帝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打不下去了。

    当然,所谓『罪己诏』是司马见缝插针加进去的,而正儿八经的其实叫做《轮台诏》。

    而斐潜现在,居然还有余力收拾西域……

    这个事实,就难免让鲁肃心神震荡,不知所措了。

    通西域,这不是坏事,也不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至少汉武帝就已经做过了,只不过汉武帝在通达西域之后,便有了《轮台诏》,然后斐潜这里么……

    《轮台诏》下达的时候,是征和四年。

    而决定这个诏令的,却不仅仅是因为那一年的事情,而是在那一年之前,陆续发生的许多事情。

    在与匈奴进行了四十三年的战争之后,汉武帝终于痛苦的接受了这一事实,彻底降服匈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汉帝国已无力再战。

    大汉王朝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征和二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巫蛊之祸』,遭陷害而被迫发动政变的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也追随儿子而去;征和三年,汉武帝后期最倚重的将领大将军李广利阵前投降匈奴,几乎已宣告了刘彻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后破产。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挫败之外,刘彻此时也败光了文景之治积攒了几十年丰厚家底,《汉书》中的说法是『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

    到了征和四年,在轮台诏之前的三个月,汉武帝在泰山附近的封禅仪式上,自我批评:『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

    强不强,强,但是当时大汉王朝之中,许多人却认为汉武帝所作所为,已经是已无限接近了秦始皇的暴政,『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

    如果不是『晚而改过』的轮台诏,汉武帝岂能有『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的评语?

    而且即便是如此,在汉武帝去世没多久,在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就试图全面否定武帝时推行的各项经济政策;宣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围绕祭祀武帝要不要增加庙乐,大汉朝廷又一次发生了分裂,大臣夏侯胜激烈攻击了武帝,大骂是汉武帝导致了『人民相食』,『无德泽于民』,于是宣帝大怒将夏侯胜下狱,但之后又特赦出狱;汉哀帝时,朝臣甚至因为武帝过失太大,建议其庙『宜毁』……

    一个生前表现得如此强悍,手中握着如此强权的皇帝,然而在死后,甚至连庙,大体上可以看成是『坟头』罢,都差一点被手下的臣子给扒了,而相比较之下,斐潜还只是一个骠骑将军,手中虽然面积大,但是人口还不一定赶得上冀州豫州的这样的一些地盘……

    好了,现在问题就很明显了,汉武帝通了西域,结果不得不自己来了个《轮台诏》,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