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33章民意之声,尊者之讳(第2/4页)

      平常就有话语权的那些士族子弟,还需要特别的什么人代言么?还觉得那些家伙说话不够大声么?还需要特别的组织什么会场,要给这些人什么说话的权利,展示出特别的倾听来表示自己真的是倾听了『民意』?

    听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去巴巴的赶着听那些银钱碰撞的声音!

    而像是眼前的这些民众,说了一些么?

    有人真的会去听么?

    这些普通的黎明百姓,一没有述说的地方,二没有表述清晰的能力,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不说了,沉默着,就像是一只只蝼蚁。而那些蹦蹦跳跳,似乎每一天都要蹦一蹦的,多半也是别有用心之辈。

    真正的民意,是需要被代言的,因为普通的黎明百姓,真的不懂得要怎样说,或者怎么说才算是符合规矩,适应流程,但是这些『代言者』,或者说『公知』,往往屁股又常常长歪了,于是乎,《诗经》便在秦朝开始大规模的禁止,即便是再汉代重新拿出来,也没有人愿意继续《诗经》的伟大……

    斐潜看着嚎啕大哭的阮瑀,并没有去劝慰。

    从某个角度来说,斐潜并不喜欢像是阮瑀这样的公知,甚至像是祢衡那样的大口径散弹枪人物。

    不过,祢衡确实是喷子界的良心,后世的人在网络上喷,都是小儿科,人家祢衡实名喷人,脱光衣服,刀架脖子上,照喷不误,就问后世有几个杠精喷子能做到?

    为了贯彻喷的艺术,学富五车,才智技能都是为了喷而服务的,而且还喷得有始有终,再看看后世许多杠精喷子,只敢在网络上喷一喷,过个嘴瘾,现实里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实际生活依旧是怂得要死,简直就是毫无节操,哪能担得起『杠精』这么伟大的名号?

    后世的杠精和喷子,多少还是要学习一下祢衡的,不能光在网络上喷,而是要在现实当中喷,同时不喷到自己被人砍死,绝不罢口!

    所以斐潜其实也觉得这一次有阮瑀出现在这里,总归比祢衡出现在长安要好一些罢!

    说起来,斐潜也能理解为什么会有阮瑀和祢衡这样的人,因为不管是阮瑀还是祢衡,都和后世的网络喷子有些不同,毕竟阮祢二人都是有些才学的……

    汉代人才选用,是察举制,换而言之,在当下大汉社会之中,一个人要往上爬,基本上的操作就是鼓噪自己的名声。

    想要自己有名望,便或是彰显自己的道德,或是宣扬自己的才学,或者是找到一些大腿来报替自己背书,最差的,便是扔钱财出去,好歹也有一个散财『八厨』的名头。若是按照后世那些欲求不满,整天求爽的人来说,就是需要装『哔』,要有扮猪吃老虎的情节……

    至于装什么样的『哔』?便是有什么『哔』,就装什么『哔』,实在不行,就装道德孝子『哔』,这个比较简单。

    难一点的,是装才能『哔』,毕竟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跟人一交谈,有没有才学,别人就能判断出来,装不好就露馅了,所以装才能的『哔』,是有本事的人去做的。比方猪哥的『舌』战群儒,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类型的『哔』。

    祢衡呢,大概率就是在装『哔』的时候装过火了。和后世那种只敢对着网络喷,在现实当中唯唯诺诺,对着权贵俯首贴耳,只敢对着普通百姓喷的那些人不同,祢衡是那个名头大,喷那个,那个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