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22章 求真求正(第2/3页)

    而退哉!”司马徽的声音铿锵起来,手臂也挥舞着,“古文难矣,便斥之如敝乎?天下难事,亦斥之乎?老夫于此,非为论古文之美,亦非论今文之害,乃论学子之正道也!”

    司马徽继续朗声说道:“学之道,乃求真也!明天地之真,方可知日月风云,晓世间之真,方通人情冷暖!如此才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欲求虚名,假借圣人,妄解惘注,实为百害而无一益也!狂妄自大,只知于形,不求真解,不进正道,岂如指鸠为鸡,指鹿为马乎?其可悲www.00kxs.com也叹,其可笑也欤!吾辈求学,自当去伪求真,去妄求正!如此方为学之道也!”

    “哗……”

    司马徽“求真”之说,就像是一声雷响一般,带动着广场之上所有人都开始议论了起来。其实古文经和今文经的争辩和对抗,并非是司马徽一个人,也并不是现在这一段时间,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了。两派人士各有拥护者,也曾经是争论得天昏日暗日月无光一般……

    大汉立国之初,因为焚书法令,导致很多经典流失了,所有流传到了汉代的经书,大多数都是从能背诵和传授全文的学者口中抢救出来,所以,在经学传承这个方面上,今文经学的功劳确实是不能抹灭。

    但是也不能说这是秦朝做的一件混账事,而是因为秦朝确实是太短了,很多事情可能秦始皇还有后续的手段和策略,但是来不及继续下去了。

    战国各国各自为政,不管是钱币,还是标准,抑或是文字,都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秦始皇同文之举,后来华夏也不会有大一统的基础,正是因为秦朝焚书,汉代重建,华夏文化就如同凤凰磐涅一般,从废墟之中升腾而起,才更加绚丽。

    然而今文经学从汉初,发展到了现在,因为各家各派的传承不同,注解不同,甚至经文本身都不同,导致了同样一部经典,因为文本的不同,就会演化出很多学派,而这些学派之间又不可能进行妥协,到了汉恒帝汉灵帝时期,身为为了让自家子弟能够在太学之中取得更好的名次,获取更高的.asxs.,有些家族甚至贿赂太学的博士,让其用自家的经文为范本,而不用别人的……

    再加上今文经学之中,很多都是后来人添加进去的什么微言大义,什么圣人心思,但是又不可能说得很完整,毕竟越是细节多的越容易出问题,就像是什么卦签啊,什么十二星座运势啊一样,当然不可能具体到某一天某一件事,只能是越云山雾罩越好,越是左右逢源越佳,于是乎这些解和注,不仅是不能让原本的经文更通俗,反倒是使得后来的人更加的难以理解,完全违背了今文经学最先发展出来的本意。

    纵然有这些问题,但是想要完全一竿子立刻将今文经学全数打死,这显然不可能的。原本司马徽是异常的痛恨今文经学,但是在平阳的这一段时间之中,司马徽也想明白了,或者说从骠骑将军斐潜的身上学到了,并非所有事情都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想要揭露今文经学的弊端,不是仅仅只有将其完全打到一种方法。

    本朝今文经学是官方学术的主体,不管是西汉的长安,还是东汉的雒阳,不管是太学,还是到州郡县所设立的官学,教授的经学都是今文经学,所以,在面对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来说,若是一下子就说要废除今文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