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2/3页)

    这个么,也应该是真的,毕竟当年小萝莉夏侯氏如果不出门樵采,又怎么会被张三爷盯上了?

    不过么,当下张三爷的这一段姻缘

    斐潜嗯嗯嗯的听着,点着头,然后就热泪盈眶的表示天子百官如此困苦,真是令人心忧,令人感慨,令人怆然,但是一句具体内容的话都没有讲。

    谁没有几个穷亲戚?

    扶持帮助穷亲戚,似乎于情于理当中都是应该的,但是问题是这些穷亲戚心中是不是也觉得这些扶持帮助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后一旦没有了这些扶持和帮助,便反过来又闹又骂?

    这样的情形,斐潜在后世见多了。

    荀攸目光微动,拱手说道:“陛下常思骠骑,亦称骠骑忠勇,乃社稷栋梁,有济国安邦之能也。”

    这个话就有意思了。

    明面上听起来似乎是好话,但是实际上

    荀攸正面的不成,便开始侧面用力了。

    斐潜哈哈仰头笑笑,朝着东方拱拱手说道:“陛下厚爱,臣不胜涕零!曹司空亦是大汉忠良,忠心社稷,勇担重任,着实令某敬佩”

    荀攸不由得有些尴尬起来,也同时有一些无奈感从内心深处升腾而起。荀攸不是没有见过油盐不进的人,但是能像斐潜这样,不仅好话坏话全数什么的都能吃得下,还能顺道再扒拉一耙的,也确实是少见了一些。

    荀攸眼珠子转了转,看到了一旁的剑架之上,便用手一指,说道:“骠骑将军,此便是中兴之剑?骠骑果然时刻伴身,未有或忘也。”

    不曾有忘是斐潜自己前两天才说的,当时荀攸站在伏典身后,自然是听了一个清楚。

    斐潜回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眼眸之中或许是堂外的光线反射,闪过了一丝华光,缓缓地说道:“正是此剑说到此剑,某亦有惑,望公达释之昔日之时,汝奉而来,今日之时,汝非而问,何也?”

    “这个”荀攸一时间有些结舌。

    刘协为什么之前选择了荀攸来送,现在却选了伏典来问?斐潜的这句问话,蕴含的意思太多了,表面上看起来是问荀攸,但是实际上有可能是在问曹操,也有可能是问荀氏,甚至还有可能在问刘协

    可是问题是荀攸能说什么?

    说之前刘协选择荀攸,是因为刘协身边只剩下荀攸他一个人可以用了,而现在刘协也开始建设班底不再如同之前那么信任他了?

    亦或是因为刘协到了许县之后,发现颍川荀氏也不过如此?

    刘协这样安排也必然是经过了曹操的首肯,那么曹操知不知道这个事情?知道了又会怎样处理?

    最简单的应对,便是说不知道。

    不知道,没办法,不清楚,向来就是太极推手起手招式,一推二五六,再推临时工,三推友邦单位,不仅可以让自身脱离困境,而且还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但是这样一来同样也会让人看清其毫无担当的虚弱本质。

    因此荀攸垂下了双目,拱手回答道:“上有所命,攸自当遵从,不敢有问。”不敢问,并非不知道,而是不能探寻不能说。

    斐潜微微点头。

    这个“上”一字,真是说得极好。

    看起来刘协和曹操之间真的是出现了不少问题。那就说明刘协依旧还没有改掉他原本的那种理想主义的形态,或者说,经过这么些年,刘协所改掉的,依旧不多。

    这一次选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