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0节:好粗的腿(第1/2页)

    一帮文武大臣感到马周咄咄逼人的气势,吓得心里直发毛,一见宇文士及不让马周做监察史,都站出列纷纷支持他。让不怕权势的愣头青马周做不成监察史,对他们才是有利的。

    长年跟随李世民,坚决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问题的秦王府老臣,以及与马周同乡近邻的大臣,如魏征等人站在朝堂上却默然不动,并不反对李世民任命马周做监察史的决议。

    这部分大臣只有二十几位,在满朝文武中仍属少数一部分。

    局势对马周不利,对李世民也极为不利。新帝登基需要立威,一个任命被顶回去,再有任命又被顶回去,以后的任何任命都没了力度。

    不论支持的,还是反对的,双方争执的焦点都落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一意孤行,力排众议,非要得罪大多数朝臣而维持马周一人,大家心里虽有怒气也不敢表示。可是,李世民还要通过他们这帮人管理广袤的国家,在朝堂上吃了瘪,他们就拿下面的人出气,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安稳,国家就不安稳,自下而上形成倒逼局势,迫使李世民改变原来的主意。

    收回刚才的任命,李世民的决议等于没说,又形成说话不算数的局面。

    支持难,不支持也难!

    “今天天气很晴朗,散朝以后,大家出去走走,散散心情,可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啊!”

    李世民根本不提双方争执的焦点,顾左右而言它,说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话。

    众人一头雾水,一脸愕然,在心里纷纷猜测:陛下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得好好揣摩揣摩,千万不要领会不出话外的寓意,说出莽撞话办出莽撞事,而给自已脸上抹黑。

    宇文士及和大家同样的心思,费力揣摩圣意,不知不觉淡化了对马周的抵触情绪。

    “好了,今天朝议就告一段落,大家出去走走,明天再议。”李世民虚晃一招,起身闪人。只留下朝堂上一帮大臣们摸不着头脑。

    出了两仪殿,七弯八绕来到东宫,见到长孙皇后,李世民放下了皇帝的威仪,喜道:“长孙,长孙,猜猜孤今天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长孙皇后洛阳人氏,父亲长孙昇,在隋朝做官,后来不幸病逝,便跟着舅舅高士廉长大。性格贤淑通达,十三岁与李世民结婚,如今生下三子四女。三子分别为太子李承乾,先封楚王后改封吴王的李泰,以及最小的儿子晋王李治。四个女儿分别是,长乐公主李丽质,晋阳公主李明达,以及新城公主和城阳公主。

    虽人到中年,长孙皇后天生丽质,风采依然。听到李世民喜悦的声音,长孙皇后猜到,夫君肯定遇到非常有才华的人,准备重用他,才这般开心,便向李世民屈身施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摆手让她起身,李世民说道:“你就不想知道,这个人有什么特殊之处么?”

    “回陛下,朝堂之事,臣妾不便过问。”长孙客气称道。

    “皇后与孤自幼生活在一处,什么事瞒得过你?说不过问也知道个七七八八,又何必介意这一件事?”李世民道:“实话告诉你,这人胆量非常之大,大到官职还没拿到手,便将了中书令宇文士及一军,使他颜面尽失,无台可下。更奇怪的是,这人与皇后都是开皇二十年所生!”

    长孙皇后听了也觉得惊讶,稍一考虑道:“取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