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三章、槟榔屿偶遇(第1/4页)

    访清舰队从加尔各答港驶入孟加拉湾,航行数天时间便到达了英国在远东的落脚点——槟榔屿。

    据史书记载,明朝的郑和舰队就曾在这个小岛停靠过。早在175年,来自广东的中国移民就在这里定居了,只是这里的华人人数和马尼拉、巴达维亚等大城的华侨数量没法比。

    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答应吉达苏丹免于暹罗的入侵后,吉达苏丹便将这个小岛送给了东印度公司作为酬谢。

    曾有野史记载,东印度公司的莱特船长曾用大炮将黄金射入槟榔屿内陆,以鼓励移民协助开发这座小岛。当然,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莱特船长这家伙很会拍马屁,他占据槟榔屿之后,正好碰上了还是威尔士亲王的乔治四世的生日,便将此岛命名为威尔士岛,并上面建立乔治市。

    莱特的这一记马屁算是拍对人了,这个家伙很快就从一个不入流的东印度公司的小船长,成为了槟榔屿的第一任总督,实在是让东印度公司的一众殖民官员大跌眼镜!

    虽然莱特是个很会拍上司马屁的马屁精,不过这家伙在行政事务上还是挺有一手的,他接收槟榔屿的时候,这个小岛荒无人烟,数年之后这个小岛的人口竟然超过了万人大关,其中有很多是华人。

    莱特将乔治市开辟为自由贸易港,并设置船坞补给码头,为来往的英国商船提供维护保养、装载补给的服务。在新加坡建立之前,槟榔屿一直都是英国在远东的商业、贸易和政治中心。

    老实说,槟榔屿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距离马六甲海峡等黄金巷道稍有些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南洋一带的黄金地段都被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给占了,像英国这种殖民界的后起之秀,暂时还没有力量插足那些地方。如今在英国人的眼里,征服印度这块富饶的南亚次大陆,才是远东事务的第一要务。

    出访舰队一驶入槟榔屿的港区后,威克汉姆就发现这码头上竟然停泊了二十来艘商船之多,有些船只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国帆船——广船!这种船从明朝到清末,一直和福船并称中国帆船的主力,甚至在南洋一代的东南亚土著海商,也多使用这种帆船。

    不过这些广船应该不属于中国,极有可能为东南亚的穆斯林商人所有。因为现在的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不允许片板下海,根本就不存在远洋贸易船队,南海地区倒是存在一些零星的海盗。

    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基本局限于广州一地,来中国贸易的外国商船也是打着朝贡的旗号进行的。此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就是采用了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形式,每年的成交额实在是有限得很。

    因为乔治市的卫生状况很差,各项设施和加尔各答港根本没法比,所以使团的成员也就没有了下船的打算,只是在此地靠港补给而已。不过威克汉姆对这个地方颇有兴趣,因为乔治市,也就是后来的槟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可是赫赫有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四名,就是来自于槟城的华侨。

    取得了舰队司令奥德里奇上校的准许后,威克汉姆便准备下船去看一看。伯特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见威克汉姆要去港区溜达,也叫嚷着要下船见识见识,威克汉姆烦不过也就同意带他下船。

    来到港区,威克汉姆算是见识了什么叫脏乱差了,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