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2章、《茉莉花》!(第1/4页)

    “你是说……”

    宋松恍然大悟,双眼燃气希望,“和声不对?”

    “嗯,那个,可能需要改改!”

    李志凡呵呵笑着,“那什么,我先去个卫生间,一会儿回来再聊!”

    “好,好!我们等着你!”

    刘元也以为李志凡有了法子,送他出门还给他指路,“前面就是卫生间,快点回来。”

    李志凡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卫生间,直接摸出旧手机,进入商城开始寻找。

    约莫十分钟后,在异世界男歌手霍尊那里,李志凡终于淘到了一首满意的华夏民族小调,提取吸收后,快速返回了房间。

    “你可回来了!”

    刘元和宋松都是一脸急迫。

    “到底哪有问题?严不严重?要不要重做?”

    “和声不对吗?我刚才听了两遍,和声没什么问题啊!”

    就连莉莉丝也好奇的看向李志凡,只是她没有说话而已。

    <center></center>“交给我吧!”

    李志凡淡然且自信的走到宋松原先的位置坐下,抄起鼠标点了一通,把原先的音乐放了几遍,找寻着合适的切入点。

    一边听,李志凡扯过纸笔,一边抄下刚刚新鲜提取的歌谣。

    “这……”

    刘元好奇的看着李志凡写的歌词和曲谱,“你这是……在写歌?”

    “不是,是改编了一首我们华夏的民谣!”

    歌曲很短,只有几句,李志凡几笔写完后,拿给了刘元。

    刘元对着曲谱哼哼了两句,便徒然一愣:“咦?这个不是《西厢记》里的《鲜花调》吗?可是你这个感觉……又有些不一样啊?”

    “对!”

    李志凡不禁竖起大拇指,“果然是华夏音乐界的宗师,这确实是《西厢记》里的《鲜花调》,不过经过了省略和改编,所以现在这首歌叫——《茉莉花》!”

    “茉莉花?”

    刘元和宋松皆是一愣,再看向那歌词,放空了片刻之后,才小神哼哼起来。

    《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南金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

    在另一个世界,这首歌是由军旅作曲家何仿汇编整理,1957年完成的改编。

    改编后的歌曲在整个华夏以及国际上,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广为传颂,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华夏的第二国歌”。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

    而《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则是收录在道光年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首中国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国哲学家卢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有收录,而曲谱则是在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