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七章:这里是台儿庄(第1/5页)

    7.77 这里是台儿庄

    台儿庄是山东南部峄县境内的一个小镇。位于津浦线台枣支线和台淮公路交叉点上,西临大运河,是徐州的门户,也是滕县失守后,5战区拱卫徐州的最后一道防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徐州的安全,在津浦路北线全面打响之前,中国守军在台儿庄构筑了一定的防御工事,不但修筑起了长达数千米的石墙,还在庄子里面修葺了70余座碉堡。

    后来随着第25集团军的工兵部队大举进驻,整个台儿庄完全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堡垒。31师师长池峰城真的很佩服第25集团军的这些工兵,居然能够那么一丝不苟的和土地较劲!而且质量和进度都还相当不错!在第25集团军的这些专业的工兵面前,31师配属的工兵更像是一批小学徒,还是最不靠谱的那种!

    池峰城呆在地下掩体里面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纵横交错的战壕,他还从没有有见过这样壮观的杰作!

    “康旅长!你说如果咱们在娘子关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工事,能多杀多少小鬼子?”

    也不知是被什么触动到了记忆深处,池峰城忽然又提起了31师在阎锡山手下和鬼子拼命的日子。

    站在池峰城身后的康法如没有答话,他始终低着头不出声......

    池峰城的31师隶属于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滕县保卫战打响之前,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便接到了5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开到徐州北部的台儿庄进行布防。李长官要求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附近布下袋形的防御阵地,准备迎接日军的攻势。

    第2集团军属于原西北军旧部,总司令孙连仲字仿鲁,是河北雄县人,保定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成为冯长官的部下后,因为头脑机灵,作战勇敢,受到了冯长官的赏识,之后不断升迁,为西北军的一员虎将。后来西北军瓦解,孙连仲的部队被最高当局改编为第26路军。抗日战争爆发后,第26路军又被军委会改编成了第2集团军。

    孙连仲的部队名义上是集团军,实际上却只有第30军和第42军两个军,军长分别是田镇南和马安邦。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的口袋阵地的部署,是以池峰城的31师防守台儿庄主阵地,30师与110师在台儿庄以西,27师与独立44旅在台儿庄以东,分别建立阵地。这样日军一旦攻入台儿庄,就会陷入第5战区的口袋阵地之中。

    由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担任台儿庄、运河一线的阻击任务,是李长官和黄浩然反复权衡的结果。中队能不能守住台儿庄,对于整个会战的结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激烈的争论过后,李长官和黄浩然最终选择了将孙连仲推上这口油锅。

    黄浩然并非有意保存实力,不愿意将他的第25集团军投入到台儿庄的正面防御战当中去,实在是因为黄浩然觉得他的部队更擅长运动作战,将99师和139师这样的精锐放在战壕里面挨鬼子的炮弹,实在是愚蠢到家的主意!在淞沪会战中,中队就吃过这样的亏,硬是被日本人用大炮轰垮了一大批中央军精锐,黄浩然自然不会让他的部队走这样老路!

    不能动第25集团军,剩下的选择就只有三个,一,孙震的第22集团军;二,汤恩伯的第20军团;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其中孙震的川军早已在滕县打的只剩下了半条命,让川军去守台儿庄,这不就等于拱手将徐州的北大门送给日本人吗?就更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