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六章 离开朝鲜国(二合一)(第2/4页)

    会让朝贡的国家带走很多金银珠宝,以显示宗主国的慷慨大气。

    这也催生了一种叫做朝贡的贸易。

    其中以丝绸之路上的波斯商人最为猖獗,他们几个人十几个人假意组成一个使团,带着货物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原大明,却不是来与大明的商贾进行贸易。

    而是假借国家使团的名义,将货物当成礼物在朝拜大明皇帝的时候,这些波斯商人会将他们的货物献给大明皇帝。

    虽说是白献给大明皇帝,可是商人就没有傻子,他们知道只要将货物以国家的名义献给大明皇帝,在离开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大明皇帝丰厚的赏赐。

    这样得到的赏赐,比把货物与大明商贾进行贸易来的利润丰厚。

    当然,大明朝廷也不傻,随着时间推移,大明朝廷也现了这种万国来朝的假象,实为波斯商人进行贸易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毕竟,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一个国家,任谁也会现其中的蹊跷,最后加以制止的。

    大明杜绝了商人用冒充国家朝贡牟利的手段,却也改变不了,大明周围这些附属国用朝贡赚钱的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朝鲜王李倧会如此问的原因。

    思索了一下,李牧也拿不准每年让朝鲜国向大明朝贡多少合适,太多怕把朝鲜国一次榨干,做了竭泽而渔的事情,太少又无法解决事情。

    诚然,李牧实施举世供养大明计划后,就不可能再让大明出现那种,附属国朝贡,宗主国赔本的现象。

    从今以后,至少也是在崇祯这十几年,大明作为宗主国,不会给朝贡的附属国一丝实质的赏赐,唯一能给的就是荣誉上的赏赐。

    比如,李牧拿朝鲜王李倧的王位没有得到大明认可来威胁,就是一种荣誉上的威胁,荣誉对于本位面大多数人来说不重要,但是在古代,荣誉对于每一个人都视若生命。

    朝鲜国作为附属国,每一任朝鲜王都需要宗主国,大明的认可,并象征性的下一旨册封诏书。

    而朝鲜王李倧的王位,则是通过推翻上任朝鲜王光海君李珲得到的,不是按照正常程序继承的,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大明的认可。

    最终不知道要求朝鲜国朝贡多少的李牧,装作很大度的样子,将这个问题重新扔回给了朝鲜王李倧。

    “绫阳君关于朝鲜国每年朝贡多少黄金白银和粮食合适,本座也不好替大明朝廷决定,不过本座认为,朝鲜国朝贡多少,完全取决于朝鲜国对大明这个宗主国的忠心程度。”

    言下之意,就是再告诉朝鲜王李倧,你朝鲜国要是忠心与宗主国大明,那就多多纳岁,以表示其忠心,要是不在乎宗主国大明,那就随便了。

    听到这句带有隐喻的话,朝鲜王李倧心中了然,于是恭敬的说道:“朝鲜国一直对宗主国大明怀揣忠心,这份对宗主国的忠心,倾国之富都难以表达。”

    “朝鲜国对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想来大明朝廷和皇帝陛下也深有同感。”李牧随着朝鲜王李倧的话头恭维了一句,接着说道:“绫阳君,朝贡一事,不必倾国之富,量力而为即可,毕竟大明也不是想要欺压藩属,只是需要你们这些藩属国们表一下忠心。”

    “谢宗主国大明的体谅,谢天使为下国李倧解惑。”朝鲜王李倧感谢道。

    解决完朝鲜国对大明朝贡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