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51章 金融战 全书完(第2/4页)

    国的中央银行出资管理,背后站着的是经济体量和黄金储量最为庞大的中华帝国财税部和国库,拥有绝对掌控整个黄金市场的能力和底气。

    上海黄金市场一开市,便呈现出一往无前的恐怖增长速度和巨大影响力。尽管英国政府十分敌视,命令禁止伦敦的五大黄金交易公司和英国资本入驻上海金市,但仍旧无法阻挡欧洲和英国资本家发财的脚步。

    不但中华帝国本土的资本纷纷入驻上海金市,来自波士顿和纽约的美利坚联邦银行家、来自华盛顿和里士满的美利坚联盟国金融巨头、来自墨西哥城和洪都拉斯以及哈瓦那等中南美洲的金融商人、来自欧洲各国的银行家和实业资本家,纷纷派出代表和代理人进驻上海金市,参与黄金交易。

    实际上,这是一个以黄金为载体的世界性巨大股市。因为中华帝国的国库官方黄金储量和民间黄金量基础底盘,加上不但有现货炒作的杠杆方式,还有期货新形式,一下便吸引了世界投机投资商们的兴趣,爆燃了他们的发财致富热情。

    上海黄金市场的交易量,从每天四五百万圣元,迅速变成了两三千万圣元,两个多月之后,便达到四五千万圣元的规模。

    为此,上海地方官府又在上海黄金交易市场四周划出长宽各一公里的土地,建立上海金融城,将中华帝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主要贸易公司全部迁入,受此影响,帝国民间的上百家行业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比如兴业银行、南洋银行、湖湘银行、浙商银行等纷纷迁入,设立银行或证券、债券、投资咨询公司,顿时,这处金融城迅速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

    欧洲各国,甚至英国的巴克莱等银行,也纷纷在此设立办事处,抓住发财机会。

    而有了影响力的上海黄金市场,交易更加活跃,每天的黄金交易额从五千万圣元一跃,进入上亿圣元的规模,并且继续扩大。

    而以上海黄金交易中心为基础,四周的上海金融城又形成了水泥、钢铁、铜材、橡胶、电缆、瓷器、茶叶、丝绸等一些列大宗商品的现货期货交易,交易规模总额更是上亿圣元。原本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伦敦金市的交易量逐渐萎缩下来,尽管伦敦金市不断做出努力,但无济于事,毕竟,如今的英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英帝国了,如今的中华帝国才是世界的最大经济体,最强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但就在大家的眼光被吸引到上海金市和上海金融城这两个新生事务本身时,通过这半年的黄金交易,平均每日数千万圣元交易量的黄金交易,中华帝国中央银行和二马公司这两家官私巨鳄张开了它们的嘴巴,像鲸吞海水一般缓慢而又巨量地大肆吸纳世界的黄金现货和期货。并且,因为操作得当,世界黄金价格并没有大幅度上涨,而是缓慢上升,并且,每次上涨到一定幅度,因为金价的差异导致伦敦的黄金交易市场生意低落,为缓解这种危机,英国国库和民间便自以为是地放出部分黄金现货以平息黄金市场波动或是目光短浅的中小散户售出手中黄金套取兑现利润。

    等八个月过后,中华帝国与英国的黄金储量已经调换了个儿。英国的2000多吨黄金储量变成了只有1200吨左右,而中华帝国的1320吨变成了2120吨,这还不算上二马公司这家私人合股公司囤积的将近500吨黄金。

    中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