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1章 第一代稻种传至南方(第1/2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热武器的成熟,私人铸铁的禁令也跟着解除了,因为如今的李世民也在为铁矿产量愁,只有解除禁令才能更好的促使私人开采铁矿。而朝廷,只要掌握住热武器的核心技术,就不用担心别人造大刀弩箭造fan。

    等王浩然办完铁矿开采事宜回来不久,就有一个商贾登门拜访。

    “久闻小少爷大名,今日难得一见,真是荣幸之至啊!”此商贾在许玄安的带领下来到了谢家老宅,见到王浩然后边拱手客气道。

    “不知这位老板前来所为何事?”单看衣着,王浩然就知道对方式是个商户。

    “哦,某姓谭字孟德,乃是杭州人氏。今日冒昧造访,是想向小少爷购买一些水稻种子回去,不知可否?”商贾直言问道。

    “正所谓在商言利,不知谭老板打算如何得利?”王浩然思索片刻才问道,他并不希望商人把杂jia水稻种子的价格炒得太高,所以也不急着表态。

    “这点还请小少爷放心,当年小少爷在水稻研究的事上忍辱负重,然而也没在这水稻种子的事上谋利,如此大义,就连我们那边,也是有口皆碑的,想必想以此谋利的人怕是也没那脸面敢登门吧。谭某虽略有薄财,却也深知百姓之苦,定不会以此大其财。谭某是打算以同等价格兑换谷种,待老百姓们收成之时,亩产一石之外的收成中,谭某再收回其中一两成的收成,以补运送稻种的花销,还望小少爷多体谅了。”

    “这倒没什么不妥。”王浩然自己都不愿意做亏本买卖,顶多免费出点人力罢了,“杭州那边是一年种两水稻的吗?”

    “是的,谭某是想等这边水稻收割后就立即送回去,好赶上农时。”

    “赶得上吗?”王浩然对农时并不了解,只是依稀记得早稻和晚稻之间的间隙时间并不多。

    “快马加鞭,连夜赶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还是来得及的。”

    “能赶上就好?至于稻种价格,我就照寻常稻谷的价格卖给你,不过你到时一定要交代好那边的百姓,这稻种种出来的稻谷一定不能制种,否则可能颗粒无收。”王浩然又指着许玄安说道:“其它事宜,你找玄安商议便是。”

    待送走谭玄德,许玄安便开口问道:“小少爷,我想等这边水稻收割后也赶去杭州那边,那边一年能种两季水稻,对于水稻研究,能多出一倍的时间去研究,你看可否。”

    “当然可以,只是不知道你家里人同不同意你去那么远的地方,你还是跟你爹商量一下再说吧。”

    “要不我明天就回去一趟吧,信中说不清楚。”

    “也行。不过,若是你家里人都同意了,那也不能等到水稻收割完再去,到时去到那边还得购置田地、招聘工人等事要准备,不提前个十天半个月是来不及的。”

    次日,许玄安便匆匆回长安了,估计做他爹娘的思想工作有些困难,过了好些天才赶回蒲州。

    “小少爷,我爹娘都同意让我去杭州了。”许玄安一回到蒲州就找到王浩然说道。

    “那就好,不过那边对你来说人生地不熟的,你去问问你那手下的员工有没有谁愿意去的,待遇从优。还有那个谭老板,他这几天也要先赶回杭州安排水稻之事,你可以和他一起去。你要跟他打好关系,到那边若是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请他帮忙。”

    再过几天,许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