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71章 剪羊毛(第2/3页)

    民到海外殖民地去,连诸侯封地移民这块,也要加强,中原百姓移民诸侯封地,也得提高条件。”

    移民是一样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口,特别汉人口不足,优秀的工匠士人等这些精英不足,那么想要开发一块封地或殖民地,会难上加难。

    只要卡住移民,那殖民公司或诸侯封地就将大大受制于中原,而中原朝廷也不用担心大量人口流失到边地或海外去,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工匠技术人才和士人等,这些都是这个时代里极重要的资源。

    马周对此也是支持的。

    其实历代王朝对人口流动的管理都是极严的,甚至不许百姓轻易的离开所在乡县。

    百里之外,就得开具过所路引这些。没有这些,在那些关卡上,根本经过不了。

    以前朝廷这样弄,是为了把百姓束缚在土地上,这样能保证农业粮食生产,也保证地方的稳定性,利于管理。

    而此前,其实朝廷已经不怎么禁止人口流动了。

    乡下的百姓可以入城务工,甚至可能跨州越道,只需要一张身份牌携带在身上,走哪里都可以。如果在异乡常住,那么办一个暂住证之类的就行。

    这种宽松的人口管理制度,以及实行两税之后的征税制度,都让人口流通简单方便起来,这也利于了工商发展。

    不过这两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朝廷大量分封诸侯,诸侯在边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人口。尤其是缺少主体的汉民,这使得诸侯在封地的发展受限严重。于是乎,诸侯们一面是大量购买奴隶,一面则提出许多优越的条件来吸引汉人移民封地。

    此前张家发展琉求,也一样是用这种方式,给出极好的移民条件,移民有安家费,有路费,免费授田授地,给予免赋等条件,甚至还建立合作社,发给额度的免息贷款。

    一项项的政策,吸引了许多中原移民到琉求落户。

    其它诸侯,也是各显神通。

    你一丁给田百亩,那我就一丁给田二百亩,甚至能带来百户人口,就给授个官职之类的,总之,为了人口,诸侯们这些年真的是各显神通。

    当然到了现在,人口缺口越发显得大了,中原也没那么多人可挖了。

    从中原流到诸侯封地去的人口,数量也是相当庞大,起码上千万。

    也正因如此,张超才会提出要对移民诸侯领地,做出限制。

    中原本位制,这是绝不容更改的,朝廷必须得优先保证中原的发展,然后才能顾及诸侯,否则,若主弱枝强,那还是非常危险的。

    对海外领,张超就要求的更严了,必须严格加强移民海外的条件。

    “还有就是对技术的限制流出。”

    人口之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采矿、冶炼,钢铁生产,军工生产,造船等这些重要的基础战略行业,朝廷必须控制在手,哪怕是在中原放开部份民营,也不能在中原之外发展起来。

    顶多允许在中原外有开采业,但不允许有加工和制造业。

    比如造船业,中原之外可以有伐木,但船材加工,必须在中原,要把木材运回中原再加工。

    再比如开采各种煤铁铜等矿产,可以在中原之外堪探开采,但不允许直接在那边冶炼加工,只允许对矿石进行一些筛选等工作,冶炼必须在中原。

    甚至如纺织印染这些,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