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82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3/3页)

    中原王朝,而是被彻底灭亡。

    看着那死寂的城池,李世民转身回了船上。

    “把高藏和乙支文德的尸体带走,其余的尸体全烧光。”

    战争已经结束。

    如何处置高句丽的疆土?

    如何处置高句丽的百姓?

    在此前三年战争里,唐军实行的是攻下一城,就押走所有人的办法,为的就是防止他们反抗。为了惩罚高句丽人几百年来的入侵,特别是几十年前征辽之战中死去的那些汉家子弟,俘虏的高句丽人都被贬为奴隶,运回中原发卖。

    而当年隋朝征辽时被俘虏留下的汉人,确认身份后被送还家乡。

    三年,唐军差不多是运回中原一百余万高句丽奴隶,还有一些则逃入深山老林,或者逃去了百济、新罗和靺鞨、室韦。

    如今,随着春季战争结束,大量投降的高句丽都在唐军的俘虏营里,有近百万之巨。这些人多数已经饿的不成样子。

    魏征提议当安抚这些人,放他们回乡,授给他们田地,编户齐民,以后他们就是大唐的子民。

    “臣坚决反对!”马周高声说道。

    “大唐对高句丽是灭国之战,如今既然已经灭国,而且此前已经将百万高句丽人发卖为奴,那么就应当一劳永逸,永绝后患。这剩下的百万高句丽人,应当也全部发卖为奴隶,最好都是卖到中原去,这样我们接下来移民过来,就不用再担心高句丽人的死灰复燃。”

    魏征讲仁义,而马周讲王霸。

    如果用魏征的,朝廷也只是得个名,但既然之前已经都那样做了,这名其实也得不了。况且,大唐是灭国的,大唐是要把这里变为直辖地,不是想在这里实施羁糜制度,也没打算再扶持高句丽人来代管这里。

    一劳永逸,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这几个词在李世民的脑海里旋转。

    他确实也顾忌名声,但现在不是讲仁义道德的时候。大唐前后费时八年,大战三年,伤亡了数万将士才拿下这片疆域,他有什么理由放手。

    “房相,依你之意呢?”

    房玄龄道,“臣支持马相国之意。”

    “辅相。”李世民又问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赞成灭高句丽,尽奴其民。

    高士廉、宇文士及、褚遂良、岑文本等一个个的宰辅都问过了,多数是赞成马周的意思。

    李世民目光最后转到李靖、李绩、秦琼等诸位将帅那边。

    无一例外,他们都支持马周。

    李世民脸上露出了微笑。“汉宣帝曾说过,汉驭天下有道,王霸道杂之。对自己人民以仁义教化,对外敌以王霸屠灭,胡无人,汉道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