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十四章 乾坤衍机盘(第1/3页)

    缕缕极淡的檀香青烟袅袅而起,阵阵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

    东庄最里一进院落的书房内,范老翰林于丛丛书架间缓步而行,声音悠远朴拙,“你有志于学自然是好的,但入我书房之前,有一点须要讲明”。

    段缺便步随于范老翰林身后,闻言将从旁边书架上收回了目光,“请讲”。

    “你当日初入官学习经时,诸位教谕们可曾讲过道、术之辩?”。

    这话段缺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曾”。

    “道者,察天地之心,学问之根本也!术者,道之所用也”,范老翰林的步子益发慢下来,话语里也更多了几分郑重之意,“通经、明法、训诂乃至诗词歌赋以及制举文章,这每一样皆是‘术’,若是习的好,俱能用之于世而安身立命。术之为用可谓千差万别,但这千差万别之中又有一不变之理”。

    “道?”。

    范老翰林颔首点头,“通经明法也好,训诂诗词也罢,术用虽有差别,其中所含的‘道’却是存一不变。世人习术,初则为用,若至深处便为寻道,道之不明,则术也难有大成矣!”。

    这番话在段缺此时听来实有些既大且空,分明每一句都听的清楚明白,细想却又懵懂。

    见段缺面有不解之色,范老翰林续又悠悠言道:“譬如通经,若有一人将十三经诵的熟烂,历代方家之经注亦可信手拈来,用之于世,取朝廷礼部明经科如探囊取物,一蹴而就。此后放于地方为官,起居四座,于己安身立命,于亲荣养显耀。在你看来,这样的人可通了吗?”。

    “十年寒窗,一朝成名。所学文武之艺,货于帝王之家,此皆天下读书人梦寐已求之事也,此人既能得功名如探囊取物,自然是通了的”。

    “京师皇城六部中,若此辈者多如过江之鲫,虽言必圣贤,但观其日常行为种种却是与圣贤之教背道而驰。这些人死背了圣贤之言,全不明圣贤之道,终其一生不过是只会人云亦云的腐儒尔,如何敢称一个‘通’字?尔辈便是将十三经诵的再熟烂,真学问上却是连门径都不曾入。至于你适才所言,依旧是囿于术用之见”。

    “再譬如书,颜柳王褚之法可学者虽多,若不能通书之道,终究只是取诸家笔画之形,若此便是苦练一生,也不过只是个匠材罢了。唯有通达书艺之后的道,方可别出窠臼,当得起一个‘家’字。情不同则理同,训诂也莫能例外,如此,你可明白了?”。

    “似是明白了”,这句说完,段缺略一沉吟后随即又道:“又似不明白”。

    这话说的似是而非,糊涂的很,范老翰林闻言却是哈哈大笑出声,“此乃真言,说得好!现在我便是说的再多,你不明白终究还是不明白,总需自己亲身悟了才是真明白。不过,这番话却不可忘记,唯有心中时存求道之念,才能习得训诂的真学问。入我书房,便只交代你这一条,至于将来成就如何,全在你的勤力与悟性”。

    “多谢老翰林提点”,段缺应了之后,隐隐觉得范老翰林这番话似与求仙之道有共通之处,道术、炼器、鼎火外丹,这些岂非都是“术”之用?

    正是情不同则理通,若将范老翰林的说法举一反三,岂非就是说道修之路上只一味追求“术用”还远远不够,只有明白了这些术法背后蕴含的“道”,方能于修仙一途中真正的有所成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