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六章 奉孝的谋略(第2/2页)

    子行细作之事一般。

    曹仁在合肥也有向庐江三郡派有细作。

    所以,许都留守的荀彧派了王越到了合肥,就有了巢湖上行刺的一幕。

    王越做为两代皇帝的剑术教习,被一个侍中、行尚书令的荀彧指派,不可谓不荒唐。

    这就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原因。

    在曹操看来,王越行刺严正,成功的概率应该大于九成。

    特别是有曹仁准确情报的情况下,以王越的功夫,刺杀严正可谓手到擒来。

    事实上也是如此,王越以雷霆之势,一着就制伏了严正。

    但曹操无法预算到,他的书信中写了这一句,“活捉严正,不成则击杀之。”

    正是这一句,没有让王越立即杀严正。

    千算万算,王越也漏算了一着。

    那就是自己不识水性,而严正正好相反,他的水性可谓是涉水如履平地。

    要不是这样,就算严正有百余亲卫再怎么奋不顾身地援救,也无济于事。

    剑手杀人,仅在一呼一息之间。

    以王越的功夫,他可以从容击杀严正,并从船头跃回战船,然后遁之。

    因为在巢湖北岸,有曹仁的接应小队潜伏。

    曹操听到曹仁禀报,甚至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

    “大意了!大意了!……”曹操叹息道,“终究是小看了这小子!想在白门楼初见才短短不足两年,他竟有了如此局面,奉孝,孤是不是养虎为患了?”

    “主公多虑了!”郭嘉微笑道,“以某之见,严正与刘表、孙权、周瑜结为联盟,虽然可以安心发展,但联盟一成,也就失去了东、西扩张的余地,所谓有得必有失,以其区区三郡之地,岂能与主公抗衡?”

    曹操点点头道:“奉孝说得是,不过万一他南下呢?”

    郭嘉摇摇头道:“庐江以南,豫章、鄱阳二郡已经是地广人稀,多以越族土人集群而居,一则越族人不服汉人管辖;二则越族人大多未经王化,生产能力低下。而豫章、鄱阳二郡以南之地,更是不堪入目,就算严正南下,没有十来年的经营,恐怕也是事半功倍,得不偿失。故某认为至少在五年之内,严正不足为惧!”

    曹操赞道:“听奉孝一言,孤心中舒坦多了!以你看,孤该怎么应对严正此信?”

    “主公自然要将此事推得一干二净,可复言,此必是王越栽脏诬陷,同时点明王越是帝师,岂能受主公之命行刺朝廷重臣?然后以皇帝的名义,令严正递解王越回京,声称要殿审王越,还主公一个清白!同时,可让皇帝诏令,升迁严正为虎威将军,以作安抚。如此一来,主使之人自然指向皇帝,严正必不敢纠缠,此事想必可不了了之!”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道:“精明者莫过于奉孝!此事便由你去办!”

    “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