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九章 伏击黄祖(第1/2页)

    第九十九章伏击黄祖

    PS:一转眼今天就更新到一百章了,呵呵,虽然写得不能让大家都满意,许多书友认为主角发展得太慢了,我想说的是从一百章后主角正式进入反击阶段,前面是想将主角的生存氛围和周边的纠葛布局完毕,也是根据大纲所写,所以,想改也是有心无力,因为一旦前面一改,后面就乱套了,这一百章本就是发书时就已经完成的,这大家想来都懂。

    再次感谢“那种温暖戛然而止”连续的打赏支持。

    “我已经查看过地形,此处正适合伏击。高顺率陷阵营速度快,我打算由其向北迂回至黄祖军后路,而此处六千府兵分成两路,分散至两侧埋伏,等黄祖一来,三面夹击,由两路步兵做为砧板,硬顶黄祖军,再由陷阵营做为尖刀,捅破敌军阵形,如此一来,黄祖必再不敢追击我军,将军以为如何?”

    太史慈道:“严郎心思缜密,夜间伏击倒是妙计,只是高将军陷阵营如何配合此处伏兵同时发动?”

    严正道:“黄祖之前被突袭,此时正恼怒,他不知道前来袭击者是谁,必以为是吴侯所部,在他看来,吴侯经此败,粮草不继,自然是急切返回江东,哪会再留下设伏?正因为是晚间,只要火光一起,数里之外都能清晰看见,高将军自然知道何时发动。”

    太史慈道:“此计甚好,不知道严郎需要某做些什么?”

    严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率军打仗之事,我不擅长,本来两路府兵可由张多、许乾指挥,只是许乾被我派去整备船只,并未到此,如此,就少了一个能统兵之将……。”

    太史慈道:“原来是此事,严郎放心,某必定尽力。”

    严正有自知之明,这嘴上说说还行,真要实战,那就要出洋相了。

    让太史慈统兵一路,这自然让严正更有把握打痛黄祖。

    但严正心里又不想将黄祖真得打痛,所以特意让孙策先撤,并将伏击点选在此处。

    因为如果真的击溃了黄祖,以孙策的个性,必会在庐江补充粮食之后,再一次西征,一旦黄祖被击败,孙策得到江夏,这与严正的利益不符。

    所以,严正要打痛黄祖,使其短期之内无力东进,但又不能让黄祖太虚弱。

    选择在晚间,一是为了让黄祖看不出究竟有多少伏兵,而心生恐惧,主动撤退;二是晚间就算严正令高顺、张多有意释放黄祖回去,也不会被太史慈发现,再由太史慈将战况汇报给孙策,就不会引起孙策、周瑜起疑心。

    而下意识里,严正不希望孙策、周瑜再回到皖城去,因为照之前孙策与乔公约定,此战之后,周瑜将回皖城迎娶小乔。

    严正之所以安排孙策在三江口从水路返回江东,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此事既然不能拒绝,那就只能拖,一直拖,拖到出现转机。

    但严正打死也不承认自己是因为喜欢小乔而做出这种安排,他只认为自己不过是不忍心看到小乔过早地守寡。

    太史慈自然不会知道严正心中的真实想法,他反而佩服起严正来,小小年纪竟敢以少击众,且能想出如此周密的伏击策略,让太史慈不觉高看了严正一眼。

    众人开始按计划布置起来。

    高顺率八百陷阵营人含草马衔环,悄悄北上了,太史慈和张多分别率三千人马埋伏于左右两侧,黑幕下,只要将人蹲在草丛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