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刘晔收徒(第1/2页)

    第十三章刘晔收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严正这一句触碰到刘晔心中的痛楚。

    在刘晔听来,严正这是在讥讽他为伪帝袁术效力,分外刺耳。

    刘晔愤而起身,怒道:“竖子安敢辱我?”

    严正措不及防,他原以为刘晔眼下属袁术势力,刘晔让他为朝廷效力,就随口那么一问,不想竟惹怒了刘晔。

    眼见刘晔大怒,欲驱赶自己,严正后悔莫及,今晚来意全覆水东流了。

    此时解释,恐怕远不能打消刘晔愤怒,而且也越描越黑。

    仓促之下,严正只能将错就错,孤注一掷道:“刘公息怒,小子孟浪,但仍为刘公惋惜,堂堂汉室帝胄,竟侍反贼为主,断非长久之计。”

    这句话同样说中了刘晔的要害,刘晔正苦于刘勋无状,只是不想弃背负弃主恶名。

    听严正如此一说,刘晔倒是平静下来了,因为刘晔认为,至少眼前此人,心中还是有汉室的,是将袁术当反贼的。

    这就有了共同语言,刘晔随即慢慢坐下,低头不再言语。

    严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如坐针毡,又不敢轻易开口,以免再次惹怒刘晔。

    半晌,刘晔抬头道:“小郎就不怕我将方才你所说之话禀告府君么?”

    “怕。可刘公会行此举么?”

    刘晔突然问道:“小郎以为北方曹公可是汉室中兴之臣?”

    严正此时已经破罐子破摔了,脱口道:“篡汉者必曹操也。”

    此语令刘晔一愣,再问:“小郎以为,汉室可中兴乎?”

    严正渐渐冷静下来,答道:“汉室积弊日久,恐回天无力。”

    刘晔重重一叹,连一个庶民少年都能看出汉室无望,看来汉室真是没救了。

    当年刘晔率数千部曲投靠刘勋,也是看汉室无望,才行此举。

    所以,刘晔在此点上还是觉得严正与他有共鸣的。

    刘晔再问:“小郎以为,江东孙策如何?”

    严正不知刘晔用意,但前面已经实话实说了,也就不再遮掩,答道:“孙策英雄,但英雄皆命不长。”

    刘晔听不出严正说孙策“命不长”的意思,只是百感交集地看着严正,他心底着实欣赏这个商贾子弟,有心收他为弟子,以助他脱离贱民出身,也算是一场缘分。

    可又不知道此人品性,于是,再次试探道:“若此次剿灭盗匪有功,我欲向府君举荐小郎,不知你是否愿意?”

    严正一愣,这还真有点意外,能谋个差事是好事,严正知道袁术的下场,只是不知道刘勋的下场。

    来自后世的严正自然明白,这上错船的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好就连累全家了。

    自己现在好歹有家有业,何须为捧袁术的臭脚而赔上全家的性命?

    想到此,严正答道:“刘公好意,小子心领了,正虽是庶民,也知有所为,有所不为,故此功断不敢受,望刘公恕罪。”

    刘晔闻言更觉亲切,心中一动,便开口道:“小郎有胆有识,可惜年已十八,却无师承,我深感惋惜。”

    严正此时福至心灵,突然推金山倒玉柱,向刘晔拜倒在地,道:“若刘公不弃,小子愿拜公之门下。”

    刘晔见严正听出话意,实在机灵,哈哈大笑道,坦然受了严正的拜师大礼。

    至此,二人师徒名分落定。

    这对严正生活在这个时代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