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一十一章 鏖战(第1/3页)

    大明自打戚少保死了之后,军力便变得软弱起来。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所领的兵马也算是强军了,但是他一死之后,下边的那些所谓家丁亲兵,面对辽镇曾经在他们眼中唤作土蛮的女真人,便立刻显出了原型。当然这其中也有到朝鲜帮着高丽棒子们打倭国武士的原因,但战力是明显的下滑了。也因此,女真人才能在北地,在这白山黑水间迅速的崛起。这其中有老奴酋努尔哈赤的英明果敢,也有辽镇兵马的积弱已久。

    天下间辽镇算是强军了,都是如此模样,其他各处兵马,又能好到哪里去。大明自打土木堡之变后,就是重文轻武,当年永乐皇帝五征蒙古的赫赫战功都已经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淡。在民间,平头百姓更向往着自家的儿郎能够考上状元,或是获取功名。对于武事,稍微有点头脑的都认为那是好钱财不讨好的事情,抑或是没有出息的事情。这种风气是从上到下的,就连皇帝也是如此。好容易出了个正德皇帝,结果却被文官说成是什么武夫。

    华夏从汉唐时代所崇尚的文治武功,到了宋明之后,却仅仅留下文治了,武功却是渐渐的废弛。自废武功的结果可想而知,赵宋之后华夏差一点就被蒙元灭了种,好在有一个淮右布衣,崛起于江表,这才把华夏的元气缓了过来。可惜,他死了之后,却是没想到他活着的时候规定的那些东西都被人改变了,武事废弛就是其中最大的改变。到了这崇祯朝,武将们已经要看文官和太监们的眼色来行事了。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能出强军,那都是神话了。

    此时,在山海关下,华夏现有的两只较强的军队正在对峙着。没有什么斗智斗勇,就是直直的撞上去,两下里互相厮杀,最后看谁能坚持住。吴三桂靠的是自己的家丁亲兵们奋不顾死的拼杀,李自成则是靠着刚刚夺了这大明天下的锐气。

    此刻若是华夏那些曾将的名将们在这里,大概不知道有多少要感叹汉人武功的衰弱了。从战国时代就有阵法流传下来,就有各种兵书流传下来,可是这些所谓的精华,竟然丝毫没有体现在此时双方的这场大战之上。若是用下棋来比较的话,就如同两个臭棋篓子在这里对局一般。偏偏这两个臭棋篓子的祖上却都是对弈高手,而且不单单是高手,还有棋谱留下来,还有诸多的经验留下来,怎奈这两个不笑子孙却是完全的不看这些,也不去学习那些经验,而仅仅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对弈。

    若是秦将白起看到此时辽镇兵马如此的苦战,他倒是要惋惜自己早生了两千年。当年正是因为畏惧这些燕赵之士,他才在长平坑杀了四十万赵卒。可现下再看看这些北地兵马吧,也就是靠着那些家丁亲兵的奋力厮杀才堪堪顶得住大顺军的强攻。

    即便是本朝的戚少保在这里,他也会感叹,自己苦练的戚家军怎么就没能保留下来呢,最起码这双方对阵要有个阵势啊。他领着下边兵卒苦练的鸳鸯阵怎么现下在这大明的军马中就没有用的了呢?

    可惜,对战的双方完全没有这种感慨。吴三桂带着手下的人拼死血战,实际上是存了隐藏在暗中的满清兵马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他一把的打算。早在几天前,确切的应该说是十九日那天,吴三桂就已经和满清鞑子的摄政王多尔衮接上线了,可惜,人家并没有答应他的什么划地而治的说法,却是直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