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七章 江湖之远(第1/3页)

    自从太祖皇帝朱元璋打下天下后,便把全中国的各个地方重新做了划分,不再使用宋元时候的“路”,而是把全国各地大致的划分成了十三个省,外加上南北两直隶。

    河南和河北两省的划分完全是应为有那么一条黄河而定下的。别看有这么一条大河从这两省流过,这两省的农事却大半要因这黄河而变动。这一年若是多雨,那这黄河两岸的百姓那便要格外的小心,指不定什么时候这黄河便决了口子,到那时候你再想着跑,那可就晚了。可这一年若是滴雨不下,你也别指望着这黄河能给你提供多少水源,说不定它自己有时候还要断流呢。再加上这河水动不动的便改道,这华北平原上的老百姓,十年倒是有七八年在倒霉。若是地方上遇到个体恤民情的官员,能领着大伙把这河工治好了,那这旱涝之灾还是好应付。可若是遇上个贪官,那他不把这整治河工或是救济灾民的银钱贪了便已是好的了。

    可是到了这崇祯朝,打开始那年这黄河两岸便一年不如一年。最近几年又赶上了十年九不遇的大干旱,这下边的百姓可算是倒了大霉了。寻常人家不是卖儿卖女,便是易子而食。就是平常日子里家境好的富农,此时也是家境破败了。而那些大地主,则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因为人家有余粮啊,再说这地里的租子也是人家收,你种了人家的地,若是交不上租子,那便要拿东西抵,有钱的拿钱抵,没钱的家里若是有个漂亮姑娘什么的,那也是抵债的物件。再然后便是卖儿卖女了,那还得看有没有人要呢。这年头,谁家都不缺吃饭的那张嘴,平白无故的又有谁会要一张光会吃饭的嘴回来。

    即便这样,这朝廷还是三天两头的从上边派下来各种各样的税。这三饷便是这税中最主要的了。没办法啊,北方有鞑子年年犯边,西边陕西和山西那边流民已经造反了,朝廷要练兵开剿啊。这些可都需要银子的,所以这税是一份不能少的。这样下来,这黄河两岸,乡间野里,便是一个中等人家现下也要破败了。

    靠近开封城十里左右的罗家集,在寻常年景还算是一个富裕的村子。村里的人除了种地外,平日里还把农村的土特产拿到开封城里换上些银钱,好给女人和孩子买上一些脂粉、玩物什么的。这村上最大的地主便是姓罗,村里人都叫他罗善人。因这村子左近四五百亩的地都是他家的,且平日里乐善好施,便得了这样一个诨号。

    这罗大善人全名叫做罗泽仁,说他是地主,那也是和这村子里的其他人家比,若是开封城里那些达官贵人,他可比不起。人家那家里的地动辄可都是几千几万亩的,他这点地,也就是个中等人家吧。

    好在这老罗年轻的时候中了举人,这地虽是这么多,可也不用交税。租出去给别人,一年下来便只是收租子便可以了。当年中了举子之后,他也很是兴奋一番,寻思着继续往上考。可几次三番下来,却是连连名落孙山。待到成家立业了,连大丫头都十岁的时候,他便彻底熄了这心思,安心的在家里做起这私塾的先生来。这些年下来,这地上的租子,教书的收入也是丰厚。他这人心地不坏,看着那些吃不上穿不上的便隔三差五的救济一番,也不要那被救济的人还债,这样便得了这罗大善人的名号。

    可自从这几年来的旱灾过去之后,他这家道便败坏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