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1/2页)

    就在老陈让手下把纺好的棉布送往北边的时候,他的恩主,朝里头的陈大人,却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六月十八那天,因为崇祯皇帝提名杨嗣昌与程国祥、蔡国用、薛国观、方逢年、范复粹一起入阁,儿引发了清流们的反对,而且反对达到了最高潮。

    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连上三疏,抨击崇祯皇帝的用人策略。其中之一便是抨陈新甲夺情起复为宣大总督,这让陈新甲立刻被置于风口浪尖。

    有明一朝,这清流们都是这朝政中一股很大的力量,若是谁得罪了他们,那便是倒了大霉。于是这陈新甲便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府中,暂作那缩头乌龟。其实他知道,这黄道周主要弹劾的不是他,这夺情一说只不过是个由头,主要的目标是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因这杨嗣昌也是夺情起复的,和他自己一样,这样才把他挂带进来。

    崇祯皇帝自从坐上这位子,便无时不刻的在和自己这些臣下打嘴仗。他要做点什么事,到时候总是有人在后边掣肘。清流们便是那些掣肘之人的代言人。没办法,为了让所有人都同意他的提议,他特意在七月初五这天在平台召开了御前会议。

    新内阁的成员只差那杨嗣昌了,其他的都到齐了。崇祯皇帝刚坐好,那黄道周便出来启奏:“臣注籍未见朝,蒙宣召,不敢不进。”

    崇祯皇帝心说这次开会便是为了你那三份弹痕,你还在那里装上了。只说了句知道了,便让这六部的官员说说自己分内的事。

    大家伙都是按部就班的说自己那一摊子事,谁也不多说。都知道,说多了便得罪人。

    说完之后,便要看皇帝本人表演了。崇祯皇帝也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他今天其实主要的便是想把这黄道周给驳倒,省的他在下边惹乱子。看着跪在下边的黄道周,他不紧不慢的说道:“朕幼而失学,长而无闻,是从经筳启沃中略知一二。凡圣贤千言万语,不过天理人欲两端耳。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天理,有所为而为之,谓之人欲。多一份人欲,便损一份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你三疏不先不后,却在不点用之时,可谓无所为乎?”

    崇祯知道这黄道周学的是程朱理学,所以便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意思是说你上这三道疏是因为你自己没捞着被点用入内阁,看着别人升官,心里不平衡,这出发点便不端正。

    可是黄道周对于这样的辩论技巧又如何不知道呢,他哪会着了皇帝的道呢。这清流做起来也是要有本事的,最起码的在这朝堂之上互相攻击谩骂,甚至和皇上顶嘴,那都是要有一定功底的。可不是像大街上两个泼妇在一起骂架那么直白,而是要拐着弯的,什么历史典故,前朝旧历的都要用上,总之一条根本的规则是要把对方说成是小人,自己是君子。即便对方是皇上,自己也要先占了大意这一项。到时候就算把皇上惹毛了,要杀他们的时候,也要让刀笔吏说成是皇上昏聩,自己博得个清正的口碑。至于真正的道理,对不起,只要我认为我是对的,那我说的便是真理了。

    不过这黄道周倒是直接,说什么自己这弹劾的初衷可不是为了自己升官,而是因为这杨嗣昌在这朝堂之上提起和那满清议和的事情。他一说这些,立刻满朝的文武都闭上了嘴,大家伙眼观鼻,鼻观心,再往下便是瞅着自己的脚前尖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